隋军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快,毕竟粮食原本早就准备妥当,而且武阳郡至今还囤积着不少的赈灾粮食。
十月初十,大隋以沈光为先锋,率兵五千,从乐寿出发,一路杀奔檀渊。杨侑则亲帅着两万大军,尾随而至。隋军的动向被李密和王世充的探子快速传回。王世充迅速做出了反应,他同样派单雄信带兵一万,让他在三日之内,一定要赶到汲郡,在稳住隋军的同时,也表明他们的态度。
单雄信领命,三日之内,赶到了汲郡驻防,但此时,沈光仍然慢慢悠悠地,还在清河郡一带晃悠。而杨侑的绣金龙旗,居然还在信都郡缓缓行进,似乎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
隋军的速度很慢,消息传播开来,让王世充和李密十分不解,至于李渊,也是疑‘惑’万分,不过他有一点肯定的是,杨侑肯定有什么诡计,此时的他,庆幸自己的英明,不然很有可能会陷入杨侑的圈套。他吃亏太多,所以决定先积攒实力,等到实力强大了,杨侑的那些诡计,自然也就不值得害怕了。
裴行俨、罗士信等人都十分不解,陛下明明说要尽快拿下瓦岗,为何迟疑不前?又走了两日,沈光抵达了武阳郡,他突然加快了速度,朝着汲郡猛扑了过去,与此同时,身在清河郡的杨侑也加快了速度,朝着武阳郡狂奔而去。
隋军突然加快了速度,让王世充一度提心吊胆,虽然心中认为隋军不会攻打大郑,但杨侑行事,一向不按照常理,迫于沈光的压力,王世充让单雄信严加防备,大河两岸的渡口也都重兵驻扎,千万不可让隋军突入大河以南。隋军的动向同样没有瞒过李密的眼睛,此时,他也认为,隋军的主攻防线是汲郡一带,看样子,杨侑的打算是从汲郡南下,割断瓦岗和大郑之间的联系。为了防止隋军从北岸过河,李密也立刻做出了安排。李密让张青特带兵一万驻守济北郡,防止隋军从武阳郡杀入;刘德威带兵两万驻守鲁郡,抵御一直驻兵不前的李靖,至于他,则亲帅瓦岗‘精’兵三万,朝着东郡奔去。两日后,李密抵达了东郡,他亲自接见了一直在东郡防备王世充的几名瓦岗旧将,对他们好言安慰了一番,之后,他率兵抵达白马,并写了一封书信,送给李密,声称带兵前来支援王世充,共同击败杨侑。
第八十五章 时机成熟
王世充接到李密的信件,不由冷笑了一声,他立刻给李密回了一封书信,对李密率兵赶来支援表示了感谢。.访问:.。他提议,由李密镇守白马,而他决定开放黎阳、檀渊、临河等县,以便让李密的大军可以顺利渡过大河。
李密接到回信,心中摇摆不定,他怀疑王世充有什么‘阴’谋,但此时他已经骑虎难下,只得接受了。李密立刻派出了以柳亨为首的几名瓦岗将领,从白马渡河,几乎是步步为营,占据了汲郡的南部。
王世充开放的这几个郡县,虽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却是相对于河北而言,对于在东方的李密,重要‘性’显得弱了一些,因此王世充并不担心。就在王世充和李密做出安排的时候,隋将沈光派出了小股骑兵,对汲郡进行‘骚’扰。
面对隋军的‘骚’扰,王世充做出了应对,他派出了骑兵拦截隋军,可是隋军在汲郡神出鬼没,在广阔的平原上奔驰,王世充的骑兵不足,根本无法有效拦截。隋军在汲郡四处偷袭,摧毁了上万亩准备种植冬小麦的良田,让王世充十分头疼。
王世充的战马少,李密的战马更少,所以面对隋军的强力‘骚’扰,李密没有选择拦截,反正汲郡不是他的地盘,烧毁多少农田,死了多少百姓,都与他无关。
就在沈光让王世充‘欲’生‘欲’死的时候,杨侑亲帅大军赶到武阳郡繁水县,离汲郡内黄县只有数十里,单雄信通过密探得知了这个消息,心中大为惊讶,隋军的表现,的确是要攻打大郑啊。他急忙派出了使者,向王世充报告了这个消息。驻扎在荥阳郡的王世充得到消息,不敢怠慢,急忙渡过大河,赶往汲郡。刚刚赶到卫县,就接到内黄县投降的消息。
王世充大吃一惊,他立刻召开了军事会议,单雄信主张,强势出击,挫败隋人的‘阴’谋,余下诸将,也不乏有主动请战者。王世充看见诸将战意熊熊,心中倒也高兴,这证明大郑的将士士气很高昂嘛,只要将士们不害怕,就算敌人再强,也没有关系。
王世充思考了很久,决定继续呆在卫县。汲郡靠近太行山,西面是群山,中间有永济渠,地势较为平坦,而东部,则有几个不大的山。而内黄县的陷落,使得王世充没有了博望山等险要,骑兵相对较少的他,在野战上非常吃亏,所以他决定让杨侑主动进攻,将隋军‘诱’至卫县,利用卫县一带复杂的地理与隋军周旋。
此外还有一点,他已经将黎阳、檀渊等县开放送给李密,汲郡靠近大河的地盘,暂时为李密掌握。如果隋军要进兵,势必会进攻檀渊、黎阳,不然,隋军的粮食补给线就会受到瓦岗的威胁。如果杨侑进攻李密,势必会发生一场大战。
李密守不住檀渊、黎阳,隋军就能渡河杀入东郡,威胁瓦岗的老巢,王世充认为,李密十之***不会退缩。此时,众人才明白,陛下为何将黎阳、檀渊等地拱手相让,原来是这个原因。顿时,议事大厅内,众人都在称赞王世充是英明之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