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侑在大帐里,练习着书法,这时,独孤千山匆匆而来,道:“陛下,刚才得到消息,李密军中粮食不足,他让儿子李天宇明日入城取粮。”
“吩咐罗士信,将李天宇囚禁起来,粮食不给分毫。同时派人告诉李密,就说李天宇突然生病。”杨侑说着,在宣纸上重重落下一笔,大好河山四个字苍劲的大字,就出现在眼前。
“陛下,这等言语,恐怕李密不会信吧?”独孤千山有些疑‘惑’。
“李密自然不信。不过这一次他取粮,至少在一万石以上,短时间内,又怎么能凑齐?就让罗士信这么回答他。如果李密不信,派人入城催粮,就将来人牢牢控制,在朕没有下令之前,郓城县的旗帜,依然是瓦岗的旗帜!”杨侑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将它搁在砚石上。
“喏!微臣明白了!”独孤千山说道,正要退出去,又停下了,问道:“陛下,若是李密亲自去催粮呢?”
“这还不简单?若是李密催粮,就让罗士信‘乱’箭,将他‘射’回去!”杨侑说着,哈哈一笑。
独孤千山应着,退了下去,只余下杨侑在大帐里踱步,山东的局势已经明了,最多半个月,杨侑就能彻底击溃瓦岗,整合山东的局势,届时,尚在河北一带居住的百姓,就将南返,回到家乡。
山东百姓定居之后,事情还有很多,百姓的住房,农田的分配,都需要时间,需要大量的官员,他已经派人将消息传回巴蜀,让燕王杨倓准在国学监里选拔人才,至少要准备百名,才能充实山东各县。自己培养的人才,杨侑用起来放心。
除了迅速掌握山东各地的军政,杨侑还有事情要做。灾民的安置,不仅需要大量的钱财,更需要粮食,在明年秋收之前,都需要官府的赈济,杨侑也已经下令江东、荆襄各郡各县,‘抽’调粮食北运,以满足山东各郡县对粮食的需求,这大约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
等到做完这些事情,恐怕已经是一二月了,杨侑又将错过回家过年的时机。对此,杨侑只能无奈地叹息了一声。山东、河北,自从南北朝之后,异族很多,民风甚为彪悍,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稳定、巩固。
杨侑在大帐里踱步思考的时候,独孤武师快步走了进来。自从大隋重心转移到山东之后,独孤武师就一直在东平郡、东郡等地奔‘波’,掌握各郡的情报。独孤武师带着一脸笑意,匆匆进来,见杨侑正负手站着,看着眼前的地图,不由走上了两步,道:“微臣见过陛下!”
“武师,你回来了?!”杨侑转过身子。
“陛下,微臣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独孤武师显得十分兴奋,他没有想到,陛下的奇计居然能够成功。
“是李靖的消息吗?”杨侑也是‘精’神一振,只要李靖杀入了东郡,完成了对李密的合围,事情就成了一半,接下来,就容易了许多。
“陛下,正是李尚书的消息!”独孤武师轻松地笑了笑,然后快步地走到了沙盘前。
第九十三章 纨绔子弟
天‘色’刚亮,李天宇就起来了,洗漱之后,他召集了五千人马,让他们在外等候,准备去郓城县押送粮食。.访问:.。吃过早饭之后,李天宇去拜见了父亲,李密此时眼圈黑了一圈,显然没有睡好,让李天宇吃了一惊。
在李天宇的心目中,父亲永远是无比冷静的,即使是当年邙山大战,也没有这般焦虑。李密见儿子进来,走到一旁,用冷水擦了擦脸,‘精’神这才好了许多。他转过头,问道:“天宇,要出发了吗?”
“父亲,孩儿就要入城了。”李天宇说道,躬身施礼。
李密“嗯”了一声,再度叮嘱,道:“一路可要小心,防止隋军骑兵!爹等你安全归来!”
“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会小心谨慎。”李天宇回答着,微微躬身,走出大帐。此时,太阳升起,阳光普照大地,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李天宇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尽管父亲在他面前表现的非常冷静,但李天宇不是什么都不懂,他也知道,瓦岗不再是当年那个在中原呼风唤雨的天下盟主,已经落魄到需要仰人鼻息的地步了。
今天押送军粮,事关重大。这批粮食是瓦岗救命的粮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然以后运输粮食会更加困难。李天宇带兵走出了大营,先派出了斥候,在大营与郓城县只见巡逻,随时将隋军的动向传回,而李天宇则带着大军,朝着郓城县赶去。
瓦岗大营离郓城大约有十里,李天宇一路急奔,大半个时辰之后,就已经看见了郓城县城头,只见城头上,瓦岗军旗在半空中飞舞。看到了郓城,李天宇终于放下了一颗心,即将进入城中,就意味着没有了隋军的威胁。
李天宇策马走到城‘门’,守军看见来的是瓦岗军队,心中稍稍安定。蔡建德站在城‘门’口出,高声喝道:“来者何人?”
“是我!”李天宇眯起了眼睛,看着城头那一抹阳光,大声的说道。
“啊!原来是大公子!”蔡建德惊喜地说道,忙挥挥手,道:“兄弟们,赶快打开城‘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