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士兵全数投降,隋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夺下了山东诸郡,杨侑将大军驻扎在东平郡,同时写信让李靖做出佯攻黎阳的态势。王世充迫于隋军的压力,主动将黎阳放弃,白马已经落入隋军之手,隋军随时可以南北夹击黎阳,对于王世充来说,黎阳、檀渊等县已经是‘鸡’肋,守之无益,还不如主动放弃。临行前,郑军将百姓统统迁走,只留下了几座荒无人烟的城市。
王世充撤到卫县一带,继续修建防御工事,若是能守住卫县一带,河内郡就平安无事,河内郡平安,意味着隋军不能直接攻打洛阳。随后,王世充留下了单雄信镇守卫县,匆匆带兵抵达虎牢关。
此时李靖已经夺下了东郡,与荥阳郡相接,王世充为了防止隋军攻打荥阳,便将大军驻扎在虎牢关,随时准备支援荥阳郡。王世充的异动被隋军密探牢牢掌握,但此时大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暂时无力西顾。
为了安置想要回转山东的灾民,杨侑临时从河北‘抽’调了数百名各级官员,主持灾民的安置事宜,同时,裴行俨、罗士信、程知节等人对瓦岗降兵进行了挑选,身强力壮、愿意当兵的,填补到各郡,充当郡兵。至于不愿意当兵的,则按人数,分配良田。
瓦岗将士见大隋天子果然守信,因此人人欢喜。牛进达见李密扔在,心中也颇为高兴,他选择了继续当兵。杨侑早就知道此人名字,知道他是一名骁将,因此让他留在李靖身边,帮助李靖稳定局势。
在忙碌中,杨侑‘抽’空接见了刘兰成,与他随意聊了聊,见刘兰成反应迅速,于是将心中的想法提了出来,刘兰成当即表示,一定完成任务。整整十一月,大隋君臣一直在处理山东政务,将近十二月中旬,事情才告一段落。
山东事情略定,好消息传来,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巴蜀国学监的优秀学生也赶来了,杨侑立刻将他们打‘乱’,安置在山东各郡各县,配合着山东本地豪族,大隋已经牢牢控制了山东。
此次随着国学监学生前来的,还有杨恭仁,杨侑知道他善于安抚百姓,稳定局面,于是将他招来。山东刚刚稳定,还有许多问题,以杨恭仁为山东道的总管,那是最好不过了。君臣两人谈心良久,杨侑给杨恭仁的指示是积极恢复生产,安抚百姓为主,当然若是王世充来袭,就要将他打回去。
对杨恭仁一番叮嘱之后,杨侑率领禁卫军赶赴东郡,在东郡视察了数日,提出了一些建议,又让李靖带兵回到河北,主持河北大事,东郡的事情就‘交’给杨恭仁。杨侑特别叮嘱,如果王世充攻打东郡,河北就要配合山东,粉碎王世充的进攻。
‘交’代了诸多事情之后,杨侑从东郡出发沿着运河南下,抵达江都之后,再逆江而上,转回阔别多时的巴蜀。
第一百章 群丑汹汹
长安城,树枝已经变得光秃秃的,西风吹在人的身上,让人寒冷彻骨,忍不住打几个冷战。-..-
皇宫内,李渊躺在一把铺着貂皮的太师椅上,神情却并不轻松,就在大半个月前,他得到了极为不好的消息,那就是瓦岗几乎是在一日之间,就此崩溃。对于李密的失败,大唐的高层领导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李密肯定是撑不住的,早晚必将被杨侑所灭。
但是,李渊父子与王世充的想法都是一样,那就是认为即使李密再不济,至少也能支撑到明天开‘春’,可是,李密竟然如此不济,很快就被杨侑擒获,这让李渊的心中充满了震惊。李密虽然有缺点,高傲自大,不听人言,但至少,他的带兵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然,瓦岗也不会在他的手上兴盛。李密的失败让李渊对杨侑又有了新的审视,看来此人不仅仅会打仗,还懂得攻心之术,知道利用大隋的名义,招揽瓦岗诸将。
而李密的失败,使得反贼同盟再度面临挑战,逆隋已经将在河北的土地与南方的两淮连成一片,饱经战‘乱’的河北、山东,就能籍江东、荆襄的粮食快速恢复。拥有了天下大半的逆隋,一旦开始休养生息,其国力的恢复速度,是很可怕的,至少,仅仅拥有并州、关中以及凉州的大唐就比不上,更不用说仅仅有河南的王世充了。
尽管天下大势看起来已经定了,但李渊绝对不会束手就擒。趁着冬季用兵不便,李渊将太子李建成招来,便是为了商议如何对付逆隋。
李建成坐在李渊身边,神‘色’也是非常凝重,前几次他献计给父亲,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始终还是落在逆隋的后面,比如说国土的扩张速度,比如说官府对清廉的推行力度,比如说对农耕的重视程度,大唐都远远地落在了逆隋的身后。而且,李建成还知道,逆隋在南方,种植一种水稻,可以一年两熟,极大地满足了对粮食的需求。他本来有心想要耕种,但据说北方很难种植,因此李建成也就放弃了。
大唐的两个最高统治者在短暂的沉默后,李渊首先开口了,只听他咳嗽一声,道:“建成,李密败得如此之快,实在是出乎朕的意料。如今天下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显,下一步杨侑就是要攻打中原。大唐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尽快恢复实力,不然,等到王世充支撑不下去,大唐就独木难支了。”
李建成点点头,道:“父皇说的极是。儿臣认为,在如今局势下,只有尽量拖延逆隋的速度,大唐才会有喘息之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