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仔细看了李建成的书信,略略沉‘吟’,道:“秦王。卑职认为不可。”说着,也不理殷开山和刘弘基奇怪的目光。自顾说道:“就算杨侑真的攻打河内,但邙山之中,埋伏着大量的隋兵,在没有‘弄’清楚情况之前,绝不能轻易出兵,误了大事!”
李世民点头,笑道:“正当如此。不过,传令三军,积极备战。若北方有异变,立刻出兵!”
“喏!”房玄龄笑着。
洛阳,王世充手中拿着一份军报,正仔细地阅读着。隋军北上,居然一战攻破了河阳城,这让王世充在担忧的同时,松了一口气。担忧。是因为隋军战力强大,东莱水师也赶来支援,这让隋军的实力更加飙升,想要击退隋军的难度,大大增加了。
另一方面,隋军暂时退却。让洛阳压力大减。王世充希望杨侑与李元吉一战,最好是持续下去。
王世充看完了军报,令人招来了段达、单雄信等人,商议军情。王世充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趁着隋军主力北上之际,出兵攻打上清宫。但段达强烈反对,他说。上清宫虽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但从目前的局面来看,已经不再重要,而且,杨侑一向谨慎,上清宫必然留守足够的隋兵。
单雄信也是同样认为,在吃了杨侑大亏之后,单雄信变得更加谨慎,或者说,在王世充面前,他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因此,他赞同陈王段达的意见,不可出兵。并且还说,杨侑诡计多端,指不定有什么诡计。
太子王玄应目睹兄弟惨死,也对杨侑产生了恐惧,也主力不可出兵。
群臣大部分反对,而且理由十分有理,这让王世充十分无力,本身他也是个犹豫之人,因此下定了决心,不再出兵。
就在李世民和王世充不愿出兵的时候,隋军却展开了对河内城的攻击,投石器,临车,前赴后继地朝着河内城涌去,无数巨石落在城头上,震得城头瑟瑟发抖。
然而,杨侑第一天的攻击,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果。并不是隋军的投石器不够厉害,也不是河内城的城墙太坚固,而是魏征的确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魏征在城墙上铺了厚厚一层的褥子、稻草等物,然后又在上面铺了好几层湿润的水牛皮。厚厚的褥子、稻草起着缓冲的作用,巨石落下,对城墙的损伤并不大。而湿润的水牛皮,则有效地防止了大火的燃烧。
杨侑看见河内城严密的防备,心中也有些郁闷。在发现李元吉像段达一样使用褥子、稻草来减缓巨石冲击力的时候,杨侑立刻下令改用火攻,但隋军制造的火油还不够很好,十分粘稠,若没有引火之物,不太容易燃烧。李元吉让士兵准备了很多水,随时打湿水牛皮,让杨侑的计划就此破灭。
城楼里,魏征捋着胡须,一脸得意,所向披靡的隋军在他跟前折戟沉沙,这让他感觉十分有面子。
李元吉站在一旁,通过窗子看着城外,同样喜悦万分,道:“魏先生,这一次多亏了你,方能一挫杨侑小儿的锐气。”
魏征谦虚地拱拱手,道:“计虽然是好计,但若是没有殿下兼听则明,也是不成的。”
李元吉闻言,满意地笑了笑,魏征不仅多智,还十分会说话,怎能不让李元吉高兴万分。忽然,李元吉一指前方,道:“看,隋军撤退了。”
魏征踮起脚尖一看,果然,隋军的临车开始后撤,意味着,这一天隋军的攻势结束。魏征不由哈哈一笑,道:“殿下,想必此时,杨侑必定在破口大骂。”
李元吉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在他的脑海中,杨侑一张郁郁的脸顿时浮现了出来,这让他格外开心。
魏征又笑道:“杨侑若是久攻不下,必然会退兵。那时,击败杨侑的首功,便在殿下身上。”
李元吉收敛了笑容,心中却更加得意,道:“魏先生,孤一定向父皇为你请功!”
“多谢殿下!”魏征施礼。
城外,罗士信满头大汗,匆匆撤了回来。他有些想不明白。陛下为什么就撤退了?
杨侑瞧了罗士信一眼,凝声道:“罗爱卿,时辰已经不早,早些洗漱,到朕的大帐,来商议军情。”
罗士信仔细一看,这才发现太阳已经落山。不由得叹息了一声,道:“喏!”
杨侑默默地看了一眼河内城。嘴角浮起一丝冷笑,有意思!自从攻打中原以来,大隋可谓所向披靡,没有拿不下的城池,而这一次,河内城带给他一丝惊喜。杀手锏在河内城遭遇了挫折,这更引起了杨侑的兴趣。
一个厉害的对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身没有斗志。而一帆风顺在杨侑看来也并不好,人的一生。总是会遇见挫折,失败一两次也不可怕,只要重新振作,那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杜如晦慢慢靠了过来,道:“陛下,这魏征果然有些本事。”说着。微微叹息,这样的一个人,为何偏偏对陛下有偏见呢?为什么在李密势穷的时候,宁愿为伪唐效力,而不选择大隋?这,究竟是大隋的损失。还是魏征的遗憾?杜如晦想不透。
杨侑微微点头,历史上,魏征是有几把刷子的,而在后世的某些书里,魏征化身为算无遗策,堪比诸葛孔明的智谋之士。仔细地看了看河内城,杨侑又道:“杜爱卿。这河内城朕一定要拿下,你有什么想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