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应一愣,失声道:“父皇,你……”
“未雨绸缪,总是好的。”王世充摇头叹息。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大唐太子李建成坐在东宫,正在翻阅着秦王的军报。
看着看着,李建成不由皱起了眉头,秦王在书信里,又要粮食!自从秦王领兵北上并州,准备击退苏定方以来,秦王的大军就驻扎在太原一带。
李世民在军报里说的很清楚,如今大雪纷纷,不利于攻伐,而且苏定方占据了雁‘门’关,急切之间,动兵不能。仗虽然没有打,但三军出征,粮秣却必不可少。
李建成有些不满的是,太原是并州重镇,本来粮食就充足。但秦王却几次派人前来要粮。前两次,李建成一声不吭,都给了。但这一次,却让李建成十分为难。
长安的粮食,只有三十万石了。这三十万石,一旦关中有大的战役,不消半年,就会消耗殆尽。李建成不愿也不能再给李世民粮食,否则,逆隋陇西军,一旦兵临长安,数万禁军没有粮食,如何御敌?恐怕不过数月,就会哗变了。
李建成沉‘吟’了半响,又拿出了李元吉的书信,凝神看着。李元吉向李世民求救,可是李世民却按兵不动,让李建成已经有些心寒了。自家兄弟,自家兄弟啊,他为何如此的绝情?
一瞬间,李建成又想起了李世民‘射’杀李智云的事情来,难道说,他天生就是绝情之人吗?在李建成的内心中,他不相信从小玩到大的李世民,会是这样的人。
李建成忽然心中一动,从一旁拿起算盘,仔细盘算了一番之后,心中越加震惊了。因为他已经计算出来,前两次运输的粮食,李世民根本吃不完,更不用说,太原本身就是并州的粮仓。
李世民,自己的好弟弟,他究竟要做什么?!李建成在一瞬间,狐疑万分。难道说,他想拥兵自立吗?并州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的确可以支撑他独立,四面环山,有天然的屏障,而汾河平原,有万顷良田,足以养活并州军民。
李建成不由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负手踱步,皱着眉头苦思。在外患日愈严重的时刻,难道真的要萧墙于内吗?李建成深深呼吸了一口气,他不想也不愿看到这一幕发生。
李建成想了又想,这才坐回案几前,提笔慢慢写了一封书信。
太原城,一片冰雪。城北的裂石山虽然地势不高,却西临汾河,是太原城北面的‘门’户,殷开山、刘弘基屯兵在此地,虽然是在冬天,但唐军依旧‘操’练不辍。
李世民身着皮甲,身后是穿着厚厚衣裳的房玄龄。
“秦王,如今太原城中,已经囤积了五十万石粮食,如果太子再送来粮食,至少有七十万石的粮食。”房玄龄低声禀告。
李世民嘿嘿笑了一声,道:“玄龄,你这一次立下大功。有了这批粮食,孤派兵守卫太原四周要隘,又有何惧?如今冬天来临,那洛阳城城池高大坚固,隋军至少要等到‘春’天才能攻打洛阳。”
如此,李世民便可利用这段时间,将太原的数万兵马,牢牢掌握,同时训练士兵,提高士兵战斗力,为未来的战斗做准备。
房玄龄也是点头,道:“隋军虽然有攻城利器,但洛阳城是少有的坚城,半年前,隋军付出了数千士兵的代价,依旧没有攻下。就算开‘春’,短时间内,也是难以攻下的。”
“唯一的隐患,是王世充的粮食。”房玄龄又道。
李世民不由颔首,道:“正是如此。”说着,叹息一声,道:“不管怎样,孤希望王世充能够撑的久一点,等孤击退了苏定方这个手下败将,便立刻出兵河北,让逆隋不得安生!”。
第八十三章 夜深攻城
四日后,黄昏时分。
崔孝仁、杨恭慎、李俭、刘孝元等人在躲在崔孝仁府上的一间密室内,商量着事情。今夜,是众人与隋帝约好的日子,能不能成功,在保住‘性’命的同时,还能在大隋朝廷内谋得一席之地,让众人心中忐忑。今夜,不成功便成仁啊!
密室内,火盆熊熊燃烧,烛光将众人的影子映在墙壁上,忽长忽短地跳动着。
众人围着案几而坐,案几前,放着一副地图,上面画着圈圈又或者是三角形,赫然是洛阳城的布防图。诸将在洛阳多时,对洛阳的防备情况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崔孝仁正指着地图,道:“诸位,洛阳城中,以皇城的防备最为森严,此路自然不是主攻方向。我以为,夺取东北方向的安喜‘门’,是最好的策略。”
“而在夺取安喜‘门’之前,先要吸引王世充的注意力。李将军,你带三百死士,在城东南放火,刘将军,你也带三百士兵,在城西南放火。若是大火一起,必定人心浮动。王世充一定会派士兵灭火。”
“大军必然会云集在南方,趁此机会,我与杨部郎各自带兵五百,我亲自率兵猛攻安喜‘门’,先将北‘门’的控制权拿在手中。杨部郎,你率兵埋伏在义修、厚敦等坊,若是王世充派兵赶来支援,就伏兵杀出,尽量为我争取时间。”
这个计划,是最好的计划,众人闻言,都纷纷点头,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只有尽快夺取城‘门’的控制权,放隋军入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