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好的办法了吗?”李渊问道。
李建成摇摇头,道:“暂时没有想到对策,败兵已经三三两两逃出城中,儿臣并不确定究竟有哪些人,知道潼关已经失守。”
李渊深深地叹息了一声,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如今关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军心民心不稳的问题。只有稳定了军心民心,大唐才有希望取胜。可是,该怎么办?
李渊眯起了眼睛,想了想,道:“堵不如疏。”
“父皇,你的意思是?”李建成有些惊讶。
“既然潼关失守的事情,已经不可避免,更为他人所知,那不如公开消息,说潼关已经失守。不过,在公布这个消息之前,还要做出一些准备。”李渊沉‘吟’着,说道。
“隋军杀来,气势汹汹,只有大肆渲染隋人凶狠,才能让关中军民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李渊又道。
李建成眼睛一亮,道:“父皇,你的意思是?”
“哼,建成,你就是过于心软了一些,还不够霸气。朕的意思是,你可以派兵假冒隋人,故意在一些村子里抢劫杀人,你要记住,一个村子的人,不能全部杀死。”李渊又道。
李建成不是愚笨之人,李渊已经如此点明,他就已经明白了,只是,关中父老,都是大唐的臣民,他又怎么能忍心呢?可是,他又不得不承认,父皇所说的,是如今唯一的办法,只有妖化逆隋,大唐才有机会。
而且,逆隋毕竟在关中统治多年,这个时间比大唐要多,换而言之,根基要深一些。如今逆隋反攻长安,恐怕会有一些心怀不轨之徒,意图颠覆大唐朝廷。
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李建成想了想,点头道:“父皇,儿臣明白了。这就着手去办。”
“此事一定要办好,而且要保密。”李渊说道。
“儿臣明白。”李建成说着,又顿了一顿,道:“父皇,秦王统兵已经从河东赶来,两日后,会抵达长安。”
李渊眼皮抬了起来,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道:“好,很好。”
“秦王打算支援永丰仓,守住大唐的粮仓。”李建成补充。
“永丰仓一定要守住,如果有机会,将永丰仓的粮食运回来。”李渊吩咐。
“儿臣已经先期运回了二十万石粮食,如今长安已经有五十万石的存粮,至少能撑一段日子。秦王到了永丰仓之后,儿臣会想办法,再运回一些粮食。”李建成禀告。
李渊还算满意地点点头,谈了这么多,他觉得累了,不由靠在软榻上,闭上了眼睛。李建成何等聪明,立刻蹑手蹑脚,慢慢退出了寝宫。退出之后,他立刻赶赴东宫,召集心腹,着手处理事宜。
第九十九章 一件小事
“杀!”长安附近,本该是和平,但随着黄昏的来临,数十名全副武装的骑士出现在村庄里,他们呼啸着进入村庄,对手无寸铁的村民痛下杀手,无数百姓倒在血泊中,一些村民取出木制弓箭,锄头农具想要反抗,但最终还是无济于事。
面对凶神恶煞的骑兵,村民大多被杀死,只有少部分百姓逃走,一些胆大一点村民,或躲在了柴薪堆里,或躲在了暗处,终于逃过了“一劫”,成功的活了下来。
该死的骑兵在撤退之前,大声的说着话,表明了他们的身份,是隋军!万恶的隋军!侥幸活下来的村名明白了,这些人是隋军!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仇恨,隋军实在是太可恶了!他们杀死了自己的亲人,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母亲、丈夫、妻子!这种仇恨,深入骨髓,让他们痛恨一辈子。
当“隋军”撤退了之后,活下来的村民纷纷出来,寻找着亲人,当看见亲人倒在血泊中,全身几乎被踏上‘肉’泥的时候,这些百姓痛哭流涕,对可恶的隋人深恶痛觉。他们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报报仇。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几乎是在同时,关中许多村寨,都发生了相似的一幕,一瞬间,许多村子的村正,或是德高望重之人,纷纷赶往县城,寻求大唐官府的帮助。
县令得到消息,也颇为无奈,毕竟隋军是骑兵,而各县只有数百郡兵,且多是步卒,根本拿骑兵没有办法,各县县令只得派人赶往长安,将此事报告太子李建成,希望他能尽快想到解决的办法。
李建成得到消息,心中情绪复杂,但他知道不是犹豫的时候,立刻做出决定,让各县百姓进城,同时派人安抚百姓,声称逆隋是大唐的敌人。就在李建成紧锣密鼓进行着鼓动人心的计划同时,李世民已经率兵渡过龙‘门’,沿着冯翊郡南下。
而隋军,正在奋力攻打永丰仓,守将张长逊已经做好了准备,面对隋军的猛烈进攻,充分发挥了才能,将隋军挡在了永丰仓外。而杨侑考虑到永丰仓有大量的粮食,因此没有选择火攻,裴行俨、罗士信等猛将攻了数日,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隋军虽然久攻不下,但损失尚可接受,而张长逊却不同,他被困在永丰仓,虽然有粮食,但士兵若是得不到补充,早晚会被隋军耗死。而且,永丰仓的柴薪已经不多了。
隋军自从杀到永丰仓之后,砍掉了不少树木,用来制造攻城武器,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张长逊缺乏柴薪。张长逊时常站在永丰仓的最高处,凝视着西方,望穿秋水,希望太子李建成能尽快派兵支援永丰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