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不可置信看着来护儿,片刻之后,他猛地抓住了来护儿的‘胸’衣,丝毫没有顾及到他的身份他的地位,他几乎是吼着,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来护儿只是笑着,道:“陛下,李纲只是给臣说了大概,详细情况臣并不知道。”
杨广慢慢松开了手掌,他慢慢的抬起头,眼中突然迸出了神采,他直起了腰,一挥手:“宣李纲!”
“臣李纲见过陛下!”书房内,李纲跪拜在地上。
杨广心急如焚,他亟不可待的道:“爱卿,说说李渊,说说关中情况!”
李纲将杨侑的奏折递了上去,一个宦官接过,杨广仍在一边,道:“李爱卿,你先说说。”忽然,他又想起什么,道:“端一个软墩过来!”
宦官端了一个软墩过来,李纲谢过,坐在软墩上,道:“陛下,李渊在七月起兵,从太原南下,一路上斩杀宋老生,兵锋直抵河东……”李纲缓缓的说着,同时,他还将李秀宁的事情一一说了,当他听到卫玄竟然与李秀宁有所勾结的时候,他忍不住叹息一声,想不到卫玄竟然是这样的人,他杨广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啊!
杨广想不到关中形势竟然如此恶劣,他自认为,就算是他年轻的时候,也未必能应付过来,恐怕就算是武皇帝、文皇帝也不一定能行。他紧张的掌心全是汗水,他竖起了耳朵,将李纲的话一字不漏的听着。
当杨广听到杨侑以雷霆手段,引蛇出‘洞’,将卫玄一党尽数剿灭的时候,他忍不住连说了三个“好”。
隐忍,多谋,不动则已,一动则取人‘性’命,灭人满‘门’,顷刻间,将局势全盘挽回,随后,更是大破李渊,取得了主动权。
杨广听得心情‘激’扬,他想不到代王年纪最小,却有这份担当,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破李秀宁,杀卫玄一党,败李渊,这几件事情都办得漂漂亮亮,几乎是无懈可击。
杨广忍不住站起身来,想要发泄一些心情,长久以来,尤其是在张须陀战死沙场之后,他听的消息,不是这里危急,就是那里失陷,几乎没有什么好事,此时,代王杨侑的消息,无疑是一剂强心剂,为杨广注入了一丝活力。
他的眸子越发的有了神采,他目光炯炯的看着李纲,期待着李纲能够告诉他更多,然而李纲却是一摆手,表示这时他已经离开大兴城,南下江都了,其他的事情知道不多,但从种种迹象表明,李渊的失败已经注定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正统之名 下
见李纲有些困乏,杨广挥挥手,让宦官带他下去休息。
李纲告辞退出,杨广拿过奏折,打开看着。杨侑的奏折上,说的事情与李纲口中的差不多,但在信中,隐隐约约的,杨广感觉到他在表达着什么。
此时的杨广头脑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清晰,他有些没看透杨侑的言下之意,所以一时之间,拿着奏折犹豫不决。杨侑的字体很是新颖,这种字体杨广从未见过,他眯起眼睛打量着。
他一生喜欢南方汉族文化,对字体也有研究,但是从没有见过这种字体,一时之间,他想的痴了,不知不觉沉‘迷’在其中,忘记了原本该想什么该做什么。
这时,一旁的来护儿道:“陛下!”
杨广猛然间醒悟,他笑了一笑,抬起了头。此时他就要五十岁,两鬓已经斑白,已经经历了太多太多,岁月终究在他的身上还是留下了烙印,哪怕这个人是皇帝,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改变,而时间,最终会夺去一个人的生命,留下的,或是千古流芳,或是遗臭万年,还有一种,则是默默无闻。
杨广又将目光放在了奏折之上,这时,他隐隐的想到了杨侑的用意。
“来爱卿,你说朕百年之后,这大隋的江山由谁来继承?”杨广问道。
来护儿一愣,他想不到陛下为何会在这个时候谈太子之事。杨广的儿子不多,长子杨昭早死;次子杨暕又不成器,行为乖张,不堪大任;三儿子杨铭早夭,四儿子赵王杨杲此时才十二岁,比孙子辈的燕王杨倓、越王杨侗、代王杨侑还要小。
元德太子的几个儿子,都很聪明乖巧,也很孝顺,如果是在治世,或许无论是谁,都是一代明君,但在这个时候,天下大‘乱’之际,一个仁慈的人,并不适合生存。
这个例子,可以参考宋襄公。
就像‘乱’世中用重典一样,来护儿认为,此时需要一个强硬的王爷,或是一个强硬的继承人,‘挺’身而出,打造一个铁血大隋,才有可能力挽狂澜。
刚才听了李纲的所言,来护儿觉得,代王杨侑虽然年幼,但却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他在关中的所作所为,已经证明了一切。想到此,他躬身道:“陛下,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臣认为代王是最好的人选。”
“你也认为,代王是最好的人选?”杨广问道,语气很淡。
来护儿一愣,“你也认为?”他心中猜测着,莫非陛下……
杨广这时,点着头,道:“你先下去吧,此事容朕考虑考虑!”
来护儿退了下去,杨广站起身来,慢慢踱出书房,此事,他想起了长子杨昭。如果杨昭还在,那么无疑是接替他的最好人选,他生‘性’仁慈,也有手段,不似次子杨暕那般胡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