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铣野心勃勃,打算让萧阇提带领大军,趁杨广的死,隋军群龙无首之际,拿下夷陵。
夷陵郡。
太守许绍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与文帝是同学,在太学里一起读过书,可谓见证了大隋的兴衰,当接到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的消息时,许绍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他寝食难安,心中悲愤到了极点,带领郡中百姓披麻戴孝三日之后,因为被大雨淋着,他患病不起。
许绍长子许钦寂年约五旬,他带着儿子照顾着父亲,“爹,陛下已经远去,爹一定要保重身子啊!”
许绍叹息一声,尽管对杨广的有些作为不满,但不管怎样,老同学一手创建的大隋没落到这个地步,他的心中充满了遗憾。
“先帝,你睁开眼,看一看大隋已经成了什么样子!”许绍老泪纵横。
这时,次子许智仁走了进来,道:“爹,有人求见!”
许钦寂有些不悦,道:“二弟,你没看爹病着吗?”
许绍摆摆手,道:“不碍事!”他看着次子,道:“是什么人?”
“他说从巴蜀而来。”许智仁说道。
许绍眼睛一亮,他知道皇太孙在巴蜀,当即点头道:“带他进来!”
许智仁应着,退了出去,许钦寂道:“爹,你生着病,还是不宜劳碌。”
“此人可能是代王派来的人,我怎能不见?”许绍缓缓道,他慢慢立起身子,道:“给我穿衣!”
许钦寂站起身来,为父亲穿着衣裳,一边劝慰着。许绍又道:“如今反贼宇文化及弑君,这大隋的重担就在代王身上了,如果爹没有猜错,他是来安抚我的。”
许钦寂道:“爹,总是说代王如何如何,但他不过一个少年,如今大隋已经宛如病入膏肓之人,还能救吗?”
“呵呵,人在做,天在看。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总比坐以待毙的好啊!”许绍说着,喝了一口温水,脸色稍稍好了一些。
这时,许智仁带了一人进来,此人便是王琦,他进来之后,一拱手,道:“见过许太守,我是代王殿下的使者。”
“啊,果然!”许绍心中一喜,正要施礼,王琦又说道:“许太守,这是殿下书信,请收阅!”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
许钦寂接过,他查看了一番,挑了火漆,递给许绍。许绍将书信打开,脸上露出喜色,道:“殿下登基,执掌大隋,正是老臣所愿!”
王琦道:“许太守忠君爱国,殿下登基之后,必然有重赏。殿下预计萧铣会出兵攻打夷陵,在巴东郡已经囤积了五千兵马,随时可以东出支援许太守!”
许绍点着头,道:“欢迎之至!”
成都。
所有事情已经准备完毕,杨侑穿着冕服,里面暗缠白布绷带,于十月初二登基为帝。皇祖父为隋明帝,庙号世祖,同时追赠亡父元德太子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韦娟则为皇太后。
杨侑登基,并没有立刻改元,而是继续沿用大业年号,这主要是此时事情较多,来不及的缘故。登基当天,他立刻册封独孤雁为皇后,统领后宫,同时派出无数使者,赶往各地,向天下宣告他杨侑才是大隋正统。
第二日,杨侑进行了一系列的册封,心腹重臣掌握了成都朝廷的命脉,无论是萧瑀、窦璡这等老臣,还是尧君素、王兴本这些忠臣,就连成都本地张启文,也都得到了奖励,或升官或升爵。
随后,杨侑在得到许绍投效的消息之后,立刻让契苾业力率领五千蛮兵进驻夷陵要地,同时召回许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组建了内阁。
内阁的成员有关拢代表窦璡、许绍,江南代表萧瑀,巴蜀代表张启文。他们入住内阁之后,职位也有所调整,避免权力过于集中。杨侑本来打算让博陵崔毗伽代表北方世家入主内阁,寻求各方势力的平衡,但崔毗伽不过三十许,年龄太小,杨侑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李仁政升任礼部侍郎,韦云起担任户部侍郎。李靖为兵部侍郎,屈突通、桑显和也有升迁。这一次的调任,更加合理地分配了各地代表的权利,达到了一种平衡。
杨侑希望以这种方式,让新生的成都朝廷充满活力。而在暗中,以独孤武师的锦衣卫也扩大了机构,加强对巴蜀的控制力,以及对外情报的打探。
经过大半年的严格训练,独孤武师培养出了上千名合格的锦衣卫将士,他们分散在各地,或开酒肆,或在坊间卖菜,或是小店的伙计,就连关中的情报点也都交接完毕,他们之间只用代号相称,彼此之间不知道名字,不知道张什么样。最大的程度上避免了有人被捉又或是背叛而造成的损失。
一片忙碌中,半个月很快过去了,巴东郡经过一个月的厮杀,蛮族已经所剩不多了,经过统计,杨侑竟然获得了一万多身强力壮的男丁,女子将近三万。
杨侑派出了丘行恭,用了数十艘战舰,运了七八次,才将这万余男丁运送到了越巂郡,在那里,已经规划好的一个铁矿等待着建设,这批青壮年劳力加入之后,一座方圆五十里的城墙迅速修建起来。
城墙的作用除了关押着万余蛮族之外,还有着防御昆明、西爨等异族的袭击的作用。王守信带着几个儿子,日夜赶建,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就将城墙建好,里面的房子、防御措施等一应俱全,下一步就是要开采铁矿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