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撼唐_一包黄果树【完结】(474)

  众人相互看着,都在等着人表态,这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一个族人走了进来,到了冯盎身边停下,道:“见过族长。”

  “可有消息?”冯盎问道。

  “我已经探听到消息,交趾郡丘和派高士廉领兵五千,北上谅山,做出攻打郁林郡的态势,宁长真闻讯,派出了两万大军,赶往谅山抵御。”族人说道。

  “嘿嘿。”冯盎笑了,交趾郡的丘和历来老成,自从占据交趾郡之后,从未有如此举动,派出大军,攻打郁林郡?这不是一向老成的他所做的事情,如今他这么做了,只能证明他已经投靠了隋军。

  “派人密切注视始安、郁林两郡,一旦有消息,立刻传回来!”冯盎说道。

  他看着众人,将丘和出兵的消息说了出来,冯钺、冯暄等人都是一脸震惊,冯盎笑道:“诸位,我的建议是等郁林郡的战事结束之后,再做决定,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冯钺道:“这个办法,最好不过。”如果隋军击败了宁长真,就意味着隋军能三路威胁岭南冯家。而就算宁家与冯家互相通婚多年,冯家也不会将全族的性命和前途压在宁长真身上。因为这,很不划算,不符合冯家的利益。

  郁林郡的郡治郁林县位于郁水边上,此地交通较为发达,可以通过郁水抵达始安、南海,乃至于交趾郡等地。由于此地重要,宁长真在这里驻有重兵。

  此时,在郁水边上的一处码头,数十艘小船正朝着南方行驶而去,押送船只的是宁长真的次子,名叫宁郁。一个年约二十五岁的青年面带愁容,看着船只消失在视线里。

  此人名叫宁璩,是宁长真的长子,他的妻子是岭南冯氏,名叫小英,是冯钺的孙女。宁璩之所以忧虑,是因为父亲意图在乱世之中,创建一番事业。

  由于岭南在秦汉之际开始接受汉家文化,此地比牂牁、越巂、昆明等地的文化水平更高一些,百姓之中,学习汉家文化的比例也要多很多。比如说冯盎有字,这就是汉化的一种标志。

  宁璩也有字,叫致远,宁致远,取诸葛孔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宁璩熟读汉家典籍,内心深处对汉家文化很是敬仰。

  正是因为如此,他与父亲有些分歧,一个喜欢俚家文化,一个汉家文化,两人常常谈不到一块去,当然,这些都是小节。让父子俩谈不到一块去的,是对争霸天下的态度。

  宁长真认为做人就要做大丈夫,自当轰轰烈烈,建立一番基业,他的目标是趁着大隋内乱之际,做岭南王,割据一方,毕竟在大隋之前,南北方已经分裂了数百年,双方有很深的矛盾。

  而宁璩则认为,岭南之地太过于偏远,又因为山多丘陵多,粮食产量不算高,而更重要的是,俚家人不多,如何与汉人争霸天下?还不如臣服汉人,老老实实守土一方,以宁家的家世,和土皇帝没有什么分别。

  然而,父亲宁长真不会听从他的话,在去年投靠了萧铣,骗得了铠甲无数,随后率兵攻打交趾郡,却大败而回,损失了三千多部族。

  宁璩很害怕父亲的一意孤行毁灭了家族,他曾经劝慰父亲,但宁长真并不理解,反而对他大加责骂。由于宁璩的“异心”,宁长真逐渐剥夺了宁璩在族中的权利,而是逐渐培养次子宁郁,让次子帮助自己,成为岭南之王。

  宁璩叹了一口气,他转过身,这时,一个青衣汉子出现在他的面前:“请问,是宁致远宁公子吗?”

  宁璩点点头,道:“我是,你是哪一位?”

  那人裂开嘴,笑道:“我叫李温,是从始安郡而来。”

  宁璩疑惑了:“始安郡?”

  “是奉大隋始安郡李太守之命而来。”李温笑着补充。

  “我听说始安郡被齐王张绣围攻,你奉李太守之命前来,是为何故?”宁璩又问道。

  李温笑着环顾了四周,宁璩反应过来,他一拍额头,道:“是我唐突了,你跟我来!”

  宁璩带着李温找到了一家酒楼,这是宁璩常常来的地方,和老板很熟,宁璩走进去,道:“要一间包厢,靠北的那边比较安静,就要那间兰花厅。再上几个小菜,一壶酒!”

  店小二应着,将宁璩和李温领了上去。两人在包厢内坐下,店小二倒了两碗水,道:“两位,酒食马上就来,请稍等。”

  宁璩点着头,示意店小二出去,慢慢的喝了一口水,并没有急着说话。一炷香功夫后,店小二将酒菜上齐了,又送来一壶温酒,宁璩笑道:“李先生远来,一定饿了吧,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李温夹起一个蚌,将蚌壳打开,吃着里面的肉,一边吃一边点头,道:“不错,这家店的手艺不错。”

  宁璩放下筷子,“喜欢就多吃一些。”

  李温也饿极了,又夹起一个蚌,大口吃着,又倒满了一杯酒,一口喝下,他放下杯子,道:“痛快,我已经很久没有喝酒了。”

  宁璩笑了,指了指酒壶,道:“尽管喝,我这里酒有不少,就怕你喝不下。”

  李温却是一擦嘴,道:“还是先说正事吧。”他收起了笑容,一脸严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