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时候,王长谐又不可能撤退,所以他只能坚守城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隋军筑起堤坝,逐渐将均阳城给围了起来。
此时他只希望两个月后,大唐能有援兵来帮助自己,那么这一战,还是有希望击败逆隋的。思考清楚了之后,王长谐迅速回到屋子,给李大亮和赵慈景分别写了一封信。
给李大亮的信是要他他上报长安,告知淅阳郡发生的情况,让陛下给他支援,允许李大亮出兵淅阳郡。而给赵慈景的书信,是要赵慈景在两个月之内按兵不动,因为隋军一旦采取水攻,必然不会攻城,王长谐对此很有信心。
写好了书信之后,王长谐叫来了两名心腹,分别给了他们一封书信,叮嘱他们速速出城,将书信宋王预定的地点。
两名骑士得令,跨上战马,朝着北方飞奔,由于武关和南乡的方向不同,在离开均阳城不久,两人一个朝着西北狂奔,一个朝着北方狂奔。
两人都知道这封书信极为重要,所以连连打马,送往南乡的是一名年轻的士兵,在经过长时间的奔波后,他的额头已经冒出了汗水,但他顾不得擦拭,依旧飞奔。
半个时辰后,他抵达了一处树林。树林一片幽暗,一条宽两丈的路从树林里穿过,年轻的士兵并没有注意到树林两边的异状,他心急如焚的拍马奔了进去,忽然,就听到一声梆子响,几支箭羽射了出来。
箭羽的速度很快,骑士一时没有提防,当他听到声音的时候,箭羽已经到了他的眼前,他瞪大了眼睛,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箭羽已经刺穿了他的喉咙、胸膛。
“轰!”骑士轰然倒下,战马却依旧在奔驰,奔驰了数十步之后,战马这才停止了奔跑,慢慢走了回来,在骑士的身边走着,不住用嘴去拱他的脸。骑士倒下之后,从树林里出现了几个人,为首的正是独孤武师,只见他一脸兴奋,快步走到了骑士了身边,蹲下身子,伸出手在他的怀里掏了掏,掏出了一封信出来。虽然没有看信,但独孤武师已经露出了笑容,陛下让他在这里守株待兔,终于取得了想要的东西。
第八十一章 水淹均阳 中
南乡城是淅阳郡的郡治,位于淅阳郡的中部,紧贴丹水,有数个码头,是关中通往南阳盆地的交通枢纽。
黄昏时分,淅阳郡太守赵慈景在院子里踱步思考,他显得有些忧心忡忡,隋军大举压进,王长谐苦战均阳,经过两三日的厮杀,双方各有死伤。
两日前,王长谐快马传递回来的军报里,详细地报告了情况,王长谐表示,隋军并不可怕,他有信心将隋军挡在均阳城以南!
尽管王长谐显得信心十足,赵慈景却觉得并不乐观。隋军虽然还没有攻下均阳,但隋军的攻势太猛了,让赵慈景觉得未来很是渺茫。他是皇亲,只要不犯大的错误,日后少不了荣华富贵,所以他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错。
隋军攻打淅阳郡的目的,是要继续拿下武关吗?如果是这样,大唐可就危险了,四处兵戈,征伐不休,真是让人焦头烂额呀。赵慈景已经派人快马将隋军来袭的消息送往了长安,陛下接到这个消息,想必寝食难安吧?
赵慈景想得没有错,八百里加急快报在两日前抵达了长安,太子李建成得到消息,大惊失色之下迅速赶往了皇宫,将消息告诉了大唐的主宰,他的父亲李渊。
李渊得到消息也是心中颇惊,在他看来,隋军攻打淅阳郡的意图很明显,这不是想欲图攻打武关,而是肯定要攻打武关啊!隋军这个时候攻打武关,隋军的意图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李渊相信,此时的杨侑肯定得到了刘武周南下的消息,所以他才会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实在是卑鄙无耻!李渊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毕竟定杨军南下的事情,已经过了两个月。
他虽然让士兵封堵了褒斜道、子午谷等地,但纸里包不住火,隋军肯定听到了风声,隋军没有从陇西出兵,而是选择了武关,难道说,隋军是要对大唐发动攻势了吗?
书房里,李渊与太子李建成商量了半响,最终认为这是隋军的声东击西之策。武关历来是雄关,李渊认为一向谨慎的李大亮能守住武关。隋军猛攻淅阳郡,恐怕是为了吸引大唐的注意力,一旦大唐因为武关战事吃紧,将兵力投入武关战场,那时候陇西的隋军就会从大震关突袭扶风郡,席卷整个关中。
此时吐谷浑暂时从临羌城撤退,据说是慕容伏允伤心爱子之死,先要将儿子埋葬。慕容伏允的退却给了陇西屈突通的喘息之机,据可靠消息称,隋军正在修建临津关,这种态度表明了逆隋在西方是以防守为主,一旦临津关修复完毕,屈突通就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兵力侵袭关中!所以这一切在李渊看来,并不是危言耸听。
杨侑没有想到他只是单纯想要攻打淅阳郡,以巩固襄阳的成果,却让李渊如此惊慌。李渊最终决定,撤回淅阳郡的兵力,尽量避免损失,只要武关还属于大唐,主动权依旧在自己手中。
李渊并不知道,在他做出决定的时候,淅阳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赵慈景得到了一封信,信是守卫均阳的王长谐快马送来的,他声称隋军由于连续的攻城,已经出现了疲惫。
隋军的主帅韩世谔虽然有着父亲的名望,但却是一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隋军用他为将领,真可谓是失策。隋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加一把劲,隋军必定会陷入失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