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侑叹息一声,道:“克明,如今天下未定,就出现这等情况,恐怕不止侯君集这一例啊!”
“虽然萧阁老及时发现,并将此事完美解决,但由此造成的影响,恐怕会更加恶劣,朕决定了,开始进行严查,不仅是查土地,更是查贪污,朕要整个大隋的官场,不再那么的**。”
杜如晦一愣,这可是大手笔,而李唐的兵力即将南下,大隋面临****,能够分心两用吗?他正要出言劝阻,杨侑又道:“此事你不必担心,朕已经有所打算,就在明日,这场风暴即将席卷荆襄,乃至于巴蜀!”
杜如晦身子一震,他明白了,陛下要做什么。
长安城,夜色已深。
李世民在秦王府中阅读着一份折子,这是房玄龄给他的建议,房玄龄说,虽然这一次兵出武关的是齐王,但秦王不必气馁,殷开山、刘弘基等人与秦王相处多时,自然对秦王是心悦诚服的,齐王一个小儿,不可能将他们收复。
房玄龄的话让李世民微微一笑,李世民担心的不是这些,其实他更担心的是齐王领兵,一旦失败,恐怕对大唐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难道父亲看不出来吗?
不,父亲不是看不出来,而是怕自己的权利太大,会影响太子的威信罢了。这一点李世民非常清楚。当然,这恐怕也是自己凯旋归来之时的挑衅,让父亲动了怒。虽然是如此,但李世民却试探出了父亲的底线,所以李世民还是有所收获的。
父亲已经答应他建立一支重骑兵,而这支重骑兵完完全全由他统帅,李世民对此还算满意,他决定过几日亲赴凉州,去挑选战马,这一支骑兵将是他争霸天下,实现他的梦想的根基。
同样是在长安城,此时,齐王李元吉在认真地准备着。当初父亲夺取长安的时候,李元吉并没有随父出征,所以对杨侑的了解,只是通过旁人,一点都不深刻。
尽管太子李建成对他千叮万嘱,李元吉仍然不放在心上。李元吉这么做,是有理由的。在看来,隋军取得胜利,全是李靖那个反骨仔的功劳,杨侑?不过是比自己还小的家伙,能有什么本事?
当然了,李元吉虽然在心里上轻视杨侑,但他也知道打仗是何等凶险,所以他仍然十分认真地准备着,他要为太原一战而正名,他李元吉才是大唐的战神。
一旦自己成为了大唐的新战神,他就能成为大唐集团仅次于皇帝和太子的第三方势力,秦王有天策上将府,李元吉也准备开一个天策神将府!不管怎样,他一定要压过秦王一头。
皇宫内,李渊正在负手踱步,这一次派出去的使者已经走了五日,如今依旧没有消息,让李渊有些忧心。夺取淅阳郡的兵马已经准备玩不,如果有头无尾,只会引来众人的笑话。
一番百姓和群臣对大唐都不看好,那么他们还有什么理由追随大唐呢?大唐建国至今,几度沉浮,有过低谷,有过**,可是自从杀入关中之后,地盘几乎没有增长过。
除了夺得了李轨的凉州,除了成功说服了幽州的罗艺,在其他战场上,尤其是与杨隋的争斗都吃了亏。陇西在大好局势下被屈突通兵不血刃夺得,淅阳郡一战,赵慈景战死,此外还有当初在关中一战,唐军一败涂地,实在是狼狈至极。
李渊可以容忍失败,但却不能容忍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尤其是对杨隋的失败。这就像一根刺一样,深深的卡在他的喉咙里,让他很不舒服。
如果这一次能够联合王世充出兵,大唐就有了不少胜算。可是能成功吗?
就在他踱步思考的时候,李建成匆匆而来,他带来了两个消息,其实也可以说成一个消息,因为都是从洛阳传来的。
出使洛阳的使者终于将消息传回来了,王世充答应了条件,但他坚持,要李渊先出兵,吸引隋军的主力,然后,乘着荆襄兵马空虚,王世充在挥师南下,夺取南阳。
王世充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想要坐收渔翁之利。王世充有他的依仗,毕竟此时他与大隋的关系还算良好,如果不主动攻击大隋,大隋肯定也不会主动出击他吧。
虽然南阳盆地十分重要,但在两军没有交恶之前,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而李唐则不行,双方的仇恨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局面,这天下,只要杨隋和李唐并存,那么天下必定是纷争不休。
王世充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有恃无恐地提出要李唐先出兵这个条件。
如果说第一个消息让李渊心中无奈而愤怒的话,第二个消息就让李渊十分震惊了,据悉,隋军已经消灭了宇文化及,而且几乎是兵不血刃,分化、离间,辅以军事,将宇文化及打的渣子都不剩,最终,被隋军生擒。
接到这个消息,李渊苦笑着摇摇头,隋军的战斗力还真是强大啊,恐怕这一次,淅阳郡的战事没有那么简单了。
听完太子将消息一一述说,李渊叹息一声,轻轻一拳击打在案几上,茶杯里的茶水轻轻晃动,荡起涟漪。“建成,恐怕这一次出兵淅阳郡,又将无疾而终。”
李渊话虽然这样说,但在他的心中,却依旧有着幻想,他在考虑,要不要临阵换帅?如果换成秦王,或许胜算会高许多。可是,轻易的换帅,齐王一定不开心,也是兵家大忌,还有一点李渊没有说,那就是怕害怕秦王功劳越来越大,功高震主啊,就算是自己的的儿子,也不是好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