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想不到小娘子身边还有这等高手!”罗成嘻嘻笑道,别看他胜了,可是他知道这两个侍女,是练过的,一般的汉子绝对打不过,若不是自己弓马娴熟,恐怕也不是对手。
窦红线秀目圆睁,这个男子可真是嚣张,虽然自从南北朝之后,北方胡化很深,男女之间也没有那么严格,可是这个男子当众在大街上出言调戏,实在不像样子。
窦红线正要说话,忽然,街边跑来了一队士兵,为首的正是曹旦。曹旦与窦红线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曹旦的妹妹却是窦建德的妻子,论辈分,曹旦是舅父了。
曹旦今日带兵在城中巡逻,看到恰好看见这一幕,于是带兵赶来,想要看看出了什么事情。罗成很是机警,刚刚看见士兵朝着自己跑来,立刻溜之大吉,白衣飘飘,中途跑的匆忙,扇子“啪”的一声掉落在地上。
曹旦跑来,问了一下情况,见侄女没事,这才带兵走了。窦红线慢慢走前,捡起扇子,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首诗,大意是征战沙场才是男儿本色。
窦红线看着,忽然,她将目光定定地看在了扇子的角落,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觉得罗成的名字好像在那里听过!
第八十九章 识破诡计
一只信鸽从北方飞来,在半空盘旋鸣叫着,独孤武师伸出了手,信鸽飞下,落在独孤武师的掌心上,一双小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独孤武师。独孤武师从信鸽的脚上取下信件,然后将信鸽交给了一名手下,道:“喂它一些黄豆。”
部下应着,快步离开了,独孤武师将书信打开一看,迅速将书信藏入袖子里,然后快步朝着杨侑的住所走去。
此时,杨侑正在院子里踱步,他已经得到了屈突通的消息。屈突通在十几日前,派出了骁将席君买和梁建方,两人率领数百轻骑沿着渭水一路烧杀,毙敌三百多人,烧毁的良田上万顷,极大地摧毁了扶风郡的经济建设。
“干得好!”杨侑心中忍不住说道。李渊烧毁了自己的粮草,来而不往非礼也,杨侑自然不会咽下这口气。所以他写信告诉屈突通,也要给李渊一个教训。
关中上万顷的粮食被烧毁,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除了影响关中的收成之外,李渊也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粮食,赈济扶风郡的灾民,这必定会使得李渊的粮食更加紧张。
杨侑已经打算,对伪唐不仅需要军事行动,更需要经济上的打击,关于经济上打击伪唐的计划,杨侑已经有了初步的策划,也同杜如晦进行了一番商谈,接下来就是细化和寻找合适的人实施了。
杜如晦对杨侑的这个想法大加赞赏,经济战虽然没有硝烟,也不一定会死人,但影响却更为深远,一旦摧毁了伪唐的经济,必然造成伪唐的物价上涨,百姓生活困苦。百姓若是吃不起饭,就会造反,那个时候,李渊还能撑得住吗?
或许李渊靠着关拢贵族还能继续支撑,但杨侑相信,李渊一定焦头烂额,发展的速度也会进一步缓慢下来。不过,事情虽然定了下来,还需要等待,需要更加周密的策划,而且,在崖州石碌矿没有探明之前,杨侑暂时不会轻举妄动。
这些日子虽然看起来平静,但杨侑一直在收集着各方势力的情报,每天都与杜如晦商谈着局势。此时李子通已经击败了沈法兴,并准备朝南方发展,看样子有一统江东的趋势。
对于沈法兴的失败杨侑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对杜伏威的上书,却是没有想到的。杜伏威主动上书,将这一次战败的事情统统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杜伏威表示,他愿意入朝,从此不再带兵。这也隐晦地表达了他的心意。古往今来,帝王心术,自然是难以猜测的,而为帝王打下天下的那些良将,能够善终的却没有几人。
所以杜伏威很明智地选择了对他最为有利的一条路,那就是放弃江淮军的领导权。再说如今隋军势大,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若是自己识相,至少可以保住一世的富贵。手中拿着杜伏威的折子,杨侑有些下了不了决心。
杜伏威年少成名,虽然是所谓的反贼,但却是因为生活所迫,而且他在历阳,一直在发展建设,兴修水利,对百姓有很大的恩德。而且此人打仗勇猛,干儿子阚陵、王雄涎更是骁将,这样的人才不用,岂不是损失?而且杜伏威在江淮多年,熟悉江淮的地理,是攻取江东的最佳人选。
杜伏威的劣势在于他的兵力没有李子通强大,历史上能胜利完全是意外和勇气的结合。想必经历了江都一败,杜伏威对李子通有些畏惧之心,因此杜伏威才会上书一封。
杨侑觉得,需要鼓励杜伏威,历史上已经证明了,杜伏威是一个没有野心之人,他相信,杜伏威既然选择了投靠大隋,就不会再造反。同时,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
杜伏威刚刚投靠不久,他主动进京,知道内幕的也就罢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杨侑收他兵权,勒命他进京。这样的消息如果被有心人利用,恐怕岭南的冯盎会有想法。而且以后谁还敢投降?
杨侑走到案几边上,小桂子磨墨,杨侑写了一封书信,告诉杜伏威,他一直很相信杜将军,并告诉他准备好粮秣,隋军在剿灭了林士弘之后,立刻挥师南下,攻取江都。
杨侑写好书信,小桂子吹干了墨汁,杨侑盖上了大印,让小桂子立刻送到历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