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垢脸色刷地红了,长孙无忌笑了笑,道:“她是我妹妹。”
“噢,情妹妹。”米托托恍然大悟。
“陛下,你看,如今成都城比起以前更为繁华。”杜如晦低声道。
杨侑点点头,看着街道上的人群,心中若有所思,经过两年的建设,成都城的确比起以前更为繁华,这主要是一部分的蛮族在成都定居,另一方面,是因为大隋的国力蒸蒸日上。
如果不是因为成都地处益州,而益州被群山环绕,交通不便,恐怕交易的规模会更大。成都是一个适合养老玩乐的地方,建都并不适合,这一点历史上早就证明了。所以对于大隋来说,成都只是暂时的都城,杨侑的意见还是长安、洛阳。
在人群之中走着,独孤千山带着一群便衣禁卫军若聚若离地跟着,保护着杨侑的安全。他有时候显得十分头疼,陛下总是喜欢微服私访啊。
杨侑的微服私访并不是没有效果,此时他就发现了一些情况。益州历来是富足之地,由于都江堰的修建,使得成都平原有了千里良田,极大地满足了益州百姓的需求。比如说历史上唐末衰微的时候,李唐靠的就是巴蜀和两淮的赋税支撑,这才得以苟延残喘。等到巴蜀落入藩镇之手,李唐便再也支撑不住,只得仰人鼻息生存了。
正是由于富足,百姓才会不思进取,少不入川,老不出川,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杨侑看着的时候,发现经过两年的建设,在农业和商业上,大隋都取得了不错的生效。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了,贸易的品种比以前更多了。
这本来是好事,可是在富足的情况下,意味着可能出现的奢靡。大隋看起来很富足,可是杨侑却是藏富于民,赋税极低。百姓是有钱了,可是政fu的收入却不高,甚至有些入不敷出,若不是这几年打仗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府库早就衰竭了。
不仅仅是百姓如此,就在杨侑逛街的时候,一些挂着“窦”、“萧”、“张”等等旗帜的马车不断驶过,外面看起来非常华丽,有的甚至是用蜀锦做的窗帘,可以想象,在里面,装饰是何等的华丽。
历朝历代,尤其是在大乱之后的治世,帝君都会宣扬节俭,以隋初的强盛,隋文帝都大肆宣扬节俭,那么对于立志中兴的杨侑,更没有奢靡的理由了。
这让杨侑想起了两晋,尤其是到了东晋,士族子弟连骑马都不能,怎能带兵打仗,怎能牢牢控制权力?所以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寒门逐渐掌握了兵权,并最终取而代之。
“克明,你下去之后,理一个折子,要提倡节俭。”杨侑低声说着。
杜如晦闻言,看着一辆驶过的马车,顿时会意,他低声道:“恐怕一份折子不能有什么大的作用。”
杨侑凝目思考了半响,他明白杜如晦的意思,提倡节俭必须从上至下,而不是从下至上,只有君主做出表率,才能以身作则,引起群臣效仿。群臣效仿,才会影响百姓,从而刮起一股节俭之风。历史上的许多帝王,例如赵匡胤、朱元璋等人,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想到此,杨侑眼睛亮了起来,经过短暂的思索后,他知道该怎么做了,一个计划在杨侑的脑海中逐渐形成。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了一阵喧哗。
第四章 敢和我单挑吗
成都街头,杨侑极目望去,只见前方一间熟悉的店面。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店铺的装饰让杨侑很眼熟。他一眼就看出来,这间店铺是栗特人所开,栗特人活跃在中原、突厥以及西域各国,是天生经商的民族。他们融合了各方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但杨侑看见这点店铺,那种熟悉感并不是因为店铺带着栗特风俗,而是因为这间店铺的装饰,让杨侑想起了一个人。
那就是当初在大兴认识的铜臭味十足的栗特商人米托托,杨侑知道他在李唐占据了大兴城之后,依旧在大兴城开店铺,生意据说还不错。去年大隋夺取了陇西,屈突通还送来奏报,说与遇见了米托托,他带来了西突厥大汗死亡的消息。
杨侑微微凝目,当瞧清楚店铺名的时候,他就忍不住笑了,果然是他。这时,前方的喧闹声越来越大了,杨侑微微侧目,示意杜如晦去瞧一瞧怎么回事。
前方人群里,一群人正在围观,无论那个年代,都不缺乏看热闹的人,杜如晦挤进去的时候,就看见一个玉面如冠的年轻男子正挡在一个颇为俊俏的女子面前,那女子脸上带着愤怒而无奈的表情,圆圆的眼睛几乎要滴出了泪水。
女子怎么也想不到,在这里竟然会遇见如此野蛮之人,看他们的打扮,肯定不是中原人士。女子悲哀的想着,如果是大隋全盛的时期,异族人大多不敢在大隋国土上撒野。
年轻男子虽然显得沉着,但从脸上的表情仍然能看出他的紧张,他毕竟是一个书生,而对方却是几个头上扎着小辫,说着并不清晰的汉话的异族人。年轻男子见多识广,他知道这些异族人其实是高句丽人。
高句丽自从连续挫败了大隋的进攻之后,整个国家的气焰顿时嚣张起来。整个国内自上而下地认为,大隋人并不可怕,而且他们擒获了十余万的大隋将士,让这些英勇的大隋将士做着苦力,在长白山寻找人参,挖掘矿产,种植粮食等等,凡是苦活累活,都是大隋将士们做着。对于高句丽人来说,这些俘虏和畜生没有什么分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