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侑也没有想到长孙无垢突然起身,两人又离得很近,这一下几乎是面对面了。杨侑只觉得鼻尖传来一阵馨香,而长孙无垢则感到了浓浓的男人气息。
两人一时之间,保持着这个姿势,直到长孙无垢突然意识到不妥,她挣扎了一下,从杨侑的手掌中脱身而出,匆匆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只留下了伊人的背影。
杨侑耸耸肩,转过头来,突然发现了长孙无忌一脸神秘莫测地笑意划过嘴角,再仔细看的时候,那抹笑意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杨侑咳嗽一声,老脸微微一红,道:“长孙兄,这个……”
长孙无忌一副很理解的模样,他呵呵一笑,从案几上拿起了一份册子,递给了杨侑,道:“易公子,这是我一夜写出来的文章,还望易公子指点一番。”
长孙无忌的话说的非常客气,即使他一向有着自傲的资本,可是经过几日的接触,他发现杨侑不仅谈吐优雅,见识更让他望尘莫及。因此他十分客气。
杨侑拿起册子翻阅着,长孙无忌说的没有错,这份文章的确是刚刚写的,一些地方笔迹尚未凝固,杨侑仔细地看着,心头升起了一丝庆幸。长孙无忌的确是人才,昨日知道题目,只是一个晚上,就将一篇文章写就,除了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更要有一颗时刻关注着天下大势的心。
长孙无忌对群豪的土地、国力,以及士兵的作战能力等等方面,进行了一番论证。按照长孙无忌的说法,天下群雄之中,统一天下的只有两个势力,其中一个自然是大隋,而另一个则是李唐。
李唐有他的优势,而大隋也有大隋的优势,总体来说,李唐占据了地利,关中、并州,都是山河四塞之地,均是易守难攻之地。而八百里秦川,汾河两岸,足以让李唐栽种足够的小麦,满足大唐的需要。
而且,李唐占据了凉州,就有了足够的战马。而且幽州也落入了李唐之手,上谷郡的铁骑也是赫赫有名。再度从地理上来看,占据了幽州的李唐,有了大量的骑兵,势必对河北的窦建德造成极大的威胁。
缺乏战马而且没有地利的窦建德,在一马平川的河北,很难和李唐的骑兵对抗,李唐统一河北,恐怕是十拿九稳的了。当然了,在渔阳的另一个人也不容忽视,或许,他会改变整个河北的局势呢?
但无论刘黑闼那厮如何不容忽视,在长孙无忌看来,他只能对河北的统一造成延缓,最终李唐一定会统一河北。
杨侑皱了皱眉头,他知道李唐在河北有着非常的大的优势,所以,杨侑便没有杀李元吉,想要借着此人,削弱李唐的进展。但是,事情会朝哪方面发展,杨侑还不敢十分肯定。毕竟如今的历史,已经和历史上的大大不同了。
李唐的优势在于地利,那么大隋呢?长孙无忌认为大隋的优势在于人和。也就是所谓的“德”。大隋统治天下四十年了,隋文帝时期便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百姓们至今仍然回忆着开皇年间的强大。
而先帝之时,虽然后期犯了一些错误,但总体来说,在大业七年之前,大隋的国力和威望都已经达到了顶点。那时候的大隋,夺取了吐谷浑,设置了河西四郡。随后更是夺取了伊吾,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
四方蛮夷纷纷来贺,强大的突厥人也选择了臣服。
在长孙无忌看来,虽然随后大隋的威望逐渐下降,但往昔的种种辉煌,仍然扎根于百姓和四方蛮夷的心中,只要当今陛下励精图治,在战略方向上不犯错,大隋的中兴,早晚来临。
而且,大隋天下不过二十来岁,非常年轻,相反,李唐的皇帝李渊已经五十多岁,精力和冲劲、智力都已经不如往昔,出现了下滑。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断正确,长孙无忌还用刘文静之死作为例子。
天下未定,擅自杀死元从功臣,这不是老糊涂是什么?
说句不客气的话,李渊五十多岁了,活不了几天了,而他一旦死了,太子李建成必然继位,可是,太子李建成是官方的代言人,而秦王李世民才是军方的代言人。
李建成继位,李世民肯定不爽不服,说不定会内耗,而被捉住的齐王李元吉也不是一个善人,李唐一定会陷入“三人转”中。
这个时候,占据了人和的大隋,便是得到天时的时候了。有了天时、人和,李唐一定被灭。当然,大隋要统一天下,至少要打三次硬仗,一次可能在河北,另一次则在洛阳,最后一次,则是在关中。
这三次战役非常重要,大隋只有全胜,才能统一天下,不然,统一天下的脚步就会延迟。
杨侑眯着眼睛看着,在他的心中,也是如此认为,长孙无忌的话和他暗合,因此,杨侑对长孙无忌的这份文章十分满意。他不由露出了笑容。长孙无忌紧张地看着杨侑,不断地舔着嘴唇,连茶水都顾不上喝上一口。
杨侑看了半响,揉了揉额头,这一次赚大了。将文章收了起来,杨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在长孙无忌焦急地目光中,终于缓缓开口。
“这一篇文章写得不错,长孙兄果然大才,我想给了窦尚书看了之后,一定会对长孙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杨侑敲打着案几,缓缓说着。
长孙无忌不由点头,道:“易公子,你看窦尚书能给我什么官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