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战斗机是保证制空权的作战主力,那第二代的运输机就是为了保证空军和陆军的一切需要。
李岚制定的计划也很简单,在未来三个月的时间中,以每天两架的速度,建造第二代的鲲鹏运输机,并且争取在半年的时间中,初步满足空军和陆军的运输需求。
这份计划的第三页是海军的建造需求,不过和空军以及陆军不同,这份计划更加的庞大。
所有的计划都是围绕补给来进行了,在这份计划中,第一项就是快速战斗支援舰艇。
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将现在拥有的三十六艘快速战斗支援舰的速度,扩充到五十六艘。
将综合补给的能力从一百五十万吨,增加到两百四十万吨。
并且建造专业的燃油补给舰,这种燃油补给舰要求必须达到能够跟随主力舰队的25节航速,并且拥有快速补充多种燃油的能力。
不但要补偿常规主力舰艇的燃油,还有随时可以补偿航母上航空燃油的消耗。
让综合补给舰的工作主要放在弹药和士兵生活物资的补给上。
在之前,这种燃油补给舰李岚已经生产了将近二十艘,在未来的三个月内,他需要把数量增加到最少三十六艘。
才能够满足海军所有舰队中等强度的战斗消耗。
还有一个就是专业的运兵舰,不是类似重型气垫装甲运兵船那种最多可以运载一部分兵力的运输船,而是可以运载大量士兵的运兵舰。
这种专业的运兵舰上,排水量达到三万吨,并且速度也可以达到25节的专业运兵舰上,不但可以一次性运载一个装甲团的士兵和装备,还拥有一定的医疗能力和救援能力,并且拥有大量的娱乐生活设施和训练房,保证不会让士兵感觉到枯燥。
这样专业的运兵舰作用只有一个,把士兵运到远洋配合两栖舰队登陆后,然后在海军陆战队开辟的安全登陆点上,将装备和士兵快速的送上海岸。
这种运兵舰并没有两栖登陆舰的攻击能力,也没有快速登陆的能力,但胜在强大的运载能力,对于大兵团长途作战,拥有更加合理的运输载体。
像全世界的做法,大量征集商船然后改装,再将士兵都装进运输船,送到远海战场上。
李岚不喜欢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他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将来红警兵团绝对少不了远距离的长途跋涉作战,特别是海上的交通线,他需要一款能够跟上海军主力部队,并且运载能力极强的专业运兵船,还要保证在长途跋涉过程中,让每一个士兵都依旧保持健康和战斗力。
所以,这款专业运兵舰就诞生了,三万吨的排水量,可以运载将近三千个士兵,拥有可以一次性容纳三千人同时吃饭的食堂,底下的舱室内还拥有大量的可以容纳主战坦克和地面战斗装备的舱室。
最主要的是,这款运兵舰还可以直接冲上滩头或者靠在港口的码头上,打开两边的舱门,可以快速的将里面的主战装备开出来。
可以说是滚装船和坦克登陆舰的结合体,对曾经空白的索马里来说,这款军舰的重要性,并不小。
因为索马里不像其他国家,拥有大量的坦克登陆舰,需要从零开始拥有一款可以快速运载兵力的军舰,一次性可以运送大量的作战部队,前往远海作战。
别以为现在战争打的都是精确打击,人海战术已经无法适应战争了。
可要是战场遍布全世界,需要的兵力依旧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强大的运输能力,依旧是不可或缺的。
在专业运兵舰的计划下面,就是海军两栖作战的真正核心计划。
一直以来,李岚都是以一艘航母、两艘两栖攻击舰、四艘两栖登陆舰的规模来扩充海军力量。
明面上,索马里拥有七个航母战斗群,也就是说海军也拥有了七个两栖作战群,每一个两栖作战群都拥有两艘两栖攻击舰,四艘两栖登陆舰,两艘神盾舰,两艘多功能驱逐舰,四艘海蠍,两艘潜艇,以及两艘多功能补给舰和一艘专业的医疗船。
和航母战斗群一样,李岚也雪藏了四个两栖作战群的军舰,大量的士兵已经等待就绪接收这些装备。
不过,如此规模并没有足以满足未来的作战需求,根据这份计划,现在的两栖作战能力只能够满足初步的作战需求。
要想掌握战争的主动性,他最少需要二十个两栖作战群以上的海上机动部队。
而且这二十个两栖作战群只是最基本的力量,一旦战争到了关键的时刻,需要的两栖作战兵力会更加的庞大。
从运输补给再到两栖作战集群上,两三百艘的军舰是绝对不够的,甚至还不够北约三分之一的海上和两栖作战能力。
而索马里的盟友们,根本没有多少两栖作战能力,对李岚来说,他们只需要能够挡住北约对中东的控制,他就无比满足了。
因为如此庞大的兵力,需要的石油实在是太多了,每天消耗的燃油会是一笔天文般的数字。
别看现在索马里每天消耗的燃油只有几百万桶,可一到了战争时期,这个数字会翻上数十倍。
目前索马里的石油储备仅次于俄罗斯的一千亿桶,而整个北约集团的燃油储备达到了两千亿桶,几乎是索马里和俄罗斯的总和。
可这样的储备,只能够满足差不多一年的需要,高强度的战争,对燃油的消耗,绝对是每天以亿桶来消耗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