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以法家之道当政数十年,大唐至少还维持着表面上的繁荣,武功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等到杨国忠上位,由于他毕竟资历太浅,各种问题立马就会浮出水面。
马璘明知这一切,却无法改变什么。长安那个烂泥潭,他根本不想去触碰。最好的状况,是能给他足够的时间主边安西,来完成夺取河中之地的梦想。
然而长安的政局还是不可不考虑,毕竟一道圣旨过来,就能让他一切的努力都化为泡影。安西军是大唐的,而不是他马璘的,纵然是安西新军,也是如此。安禄山在河北数十年,可以号令河北军为其卖命,这一点他还根本做不到。
第九十三章 老将之死
马勇藏在一块石头之后,眯眼看着下面的山路。几个人影渐渐的看得真切,个个束发右衽,与羌人完全不同。
“是自家兄弟。”
马勇挥了挥手,身边的士卒们把手上的硬弩又收了起来。
来人越来越近,可以看清为首的青年二十左右,身高臂长,正是自家将军极为倚重的亲信田名远。马勇站起身来向着下边喊道:“名远,你不在皮山镇杀羌人,来这里做什么?”
他的声音极为响亮,震落了雪溪边一块石头,石头落入溪中溅起水花,把田名远也是吓了一跳。
“终于是到了!”田名远看到马勇,长出了一口气,大声喊道,“将军大人在哪,我奉封大夫之令到此,有要事见将军。”
“出什么事了?”马璘出现在马勇的身边,把马勇吓了一大跳。将军大人最近喜欢用游侠儿的手段,总是这般神出鬼没的,刚才还在营帐里,怎么忽然就出现在这里。
“将军,封大夫从安西传来消息,说都护大人十日内已经昏了三次,怕是要不成了,让你快些返回安西去。”田名远大声道。
马璘听了,心中猛然一紧。
史书上只说王正见天宝十一年卒于安西任上,具体时间语焉不详,不过却记载了封常清接任安西都护的时间是天宝十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算上报丧奏章到长安和从长安到安西传旨的时间,王正见的病逝似乎正是这个时候。
“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啊!”马璘心中叹道。
这次离开安西到于阗,临走之时王正见的气色看上去很不错,比他刚从北庭到安西时要好很多。马璘原本还以为自己的到来改变了王正见的命运,老将军不会这么快就病逝,现在看来,却并非如此。
田名远顺着山道走了上来,低声道:“封大夫说,都护大人想要见将军一面,一直忍着不肯离去,不管将军手头有什么事,都一定要马上返回安西一趟。”
马璘点了点头,低沉道:“我知道了。名远,你比马勇马强都要老成,暂时代我驻扎此地。这个地方绝不能出问题,我现在就回去。”
“是,将军!”田名远大声应道。
回到营帐里叫了岑参,这个文人在这里能坚持到现在已经不易,不能真的在这里出什么意外。在这里就是截杀想要翻山的羌人,只需要能拿刀子的杀才们,岑参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
听说都护王正见已不久于人世,岑参也不由得叹息一声道:“千里突袭,火焚碎叶,何其壮哉!一代名将,不能战死沙场,却要死于床箦之上,实为一大憾事。”
马璘点头,没工夫跟他多说,叫过来几个亲兵随行,直接令一名亲兵蹲下,要岑参让这位亲兵背上。
从桑株达坂到于阗的道路极为难行,能骑马的地段不多,所以马璘这次来设伏根本没有带战马,只是带了一些牦牛。牦牛到了这里便被当做食物,已经吃的没有多少了。现在要想下山,所有人都只能步行。
岑参听了哪里肯依,涨红了脸叫道:“将军何必羞辱于我!参虽是一介书生,却也在此捱了三十余日,我能自己走上来,便能自己走下去。”
马璘沉声道:“夫子,若是平时,我自是让你自己走下去。现在我须要快速赶回安西,不能在路上耽搁太多。夫子的速度肯定跟不上我们,还是快些上去吧!”
岑参仍是不肯,马璘哪里有空和他啰嗦,大手挥了挥。那亲兵直接把他一把背了起来,便是向着下边走去。
岑参还要喊叫,见马璘瞪了过来,只好悻悻然闭嘴。他也明白将军对都护极为尊敬,现在赶着回去见都护最后一面,这个时候惹怒将军,未免太过不识时务。
“名远,小心一些。”
“知道了,将军!”
几名亲兵轮流背着岑参,一行人快速的向着山下走去。花费了两天多的时间,这才到了平地之上。
从巡弋的唐军斥候那里要了战马,马璘一行人快速赶往皮山镇,在交待韩武派人往桑株达坂再送一批给养之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安西。
一路上不断在马铺驼铺更换坐骑,根本不顾惜这些军中宝贝,十日之后终于是赶到了安西。再次见到王正见时,马璘的心中也是猛然一颤。
老将军躺在榻上,胸腔里不断发出难听的杂音,脸色却是极为不错,见到马璘立马挣扎着坐起身来,大笑道:“仁杰,你终于是回来了,老夫还以为见不了你了,呵呵!”
之前在门外先见了封常清,封常清说王正见这几天根本坐不起来,今天清晨忽然就变得这般精神。马璘看着王正见这个样子,如何不知道这是回光返照,心中更是黯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