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千唐军亦是安西汉军中的精锐,马璘给他们的任务是沿着数年前西征小勃律的路线赶到小勃律,增加归仁军的实力,从侧面给吐蕃以压力,呼应安西新军在狮泉河流域的行动。
归仁军是高仙芝击败小勃律后所建,驻地就在小勃律。吐蕃要从西北入安西有两条路,一条就是过白石滩后翻越几道冰达坂,最后出于阗南山入安西,也就是马璘此次进军的路线。这一条路线道路难行,路程却不长。另外一条,便是自小勃律入葱岭南麓,向北穿越群山,最后从葱岭守捉处入安西。这一条道路路程极长,绕道极远,反过来走就是高仙芝攻小勃律的道路,也就是现在李嗣业和荔非元礼进军的路线。
翻越冰达坂经白石滩的道路难行,也容易封锁,于阗国为唐之毗沙都督府,于阗王室对于大唐极为忠心,兼之于阗附近有安西军重兵布防,吐蕃已经很多年没能从此道入安西了。吐蕃要入安西,便只剩下了小勃律一条路线。
正是因为如此,小勃律才被称为大唐“国之西门”,大唐和吐蕃为了控制小勃律数十年间反复争夺。最近的一次便是天宝六年高仙芝攻克小勃律,在此地置归仁军。
在原来的历史上,怛罗斯之战后安西军实力下降,被迫全面收缩,小勃律很快就被吐蕃人再次占据。马璘自河中带回数千安西健儿,却是改变了归仁军的历史。与原本的历史不同,安西军依旧兵强马壮,吐蕃人自然就不敢擅动,是以如今归仁军依旧牢牢地控制在安西军的手里。
为了加强归仁军的力量,马璘原本已经选派三千安西退役老兵单独成军进驻小勃律了。而这一次,李嗣业和荔非元礼又带去了七千精兵,小勃律的唐军数量将会达到一万三千人左右。归仁军和之前派去的老兵都不算在四镇两万四千汉军数量之内,所以现在安西四镇留守汉军还有一万二千人。
李嗣业这七千精兵依旧是传统的安西军,步兵为主骑兵为辅,步兵骑兵皆有马匹,长行坊提供补给,配备有大量强弓硬弩。安西新军换装之后,只保留了八牛弩,元戎弩和骑弩三种硬弩,其余的老式制式硬弩如伏远弩等全部替换下来了,这一次全部拨给了李嗣业。是以李嗣业这七千精兵远程武力之强大,也是远超原来的时候。
这样的一支军队进驻小勃律,从侧面威慑吐蕃人绝无问题。如果有必要的话,这些百战精兵上了战场依然是一支虎狼之师。
……
七千悍卒在古道上浩荡前行,腾起漫天黄尘。
“将军,都护大人不让我们为主力,却让我们为偏师,未免太看不起我等了。”荔非元礼催动战马赶上了前面的李嗣业,皱起眉头道,“这等建功立业的时候,偏偏不让我们上场。靠那些黄毛小子,能打什么仗。”
李嗣业呵呵一笑,眯眼看着前方道:“元礼别这么说。都护大人对此战极为重视,这一战乃是势在必得。以五千虎狼之师取象雄之地,若囊中取物耳。我等年纪大了,也该看着儿郎辈挣取功劳了。我那孩儿就在都护帐前效力,如今已经是校尉独领一团,都护大人对得住我,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将军不过四十余,正是壮年,真的甘心么?反正我的血还是热的,也不想就此安闲度日。”荔非元礼沉声道。
李嗣业微笑道:“元礼,想要建功立业,也不是不可以,都护大人不愿我们损耗是体恤属下,不过我们这一次也不是没有机会。这一次跟某家出来,肯定不让你空手而归,瞧着就是了。”
荔非元礼皱眉道:“将军此言何意?莫非此战都护大人还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
李嗣业指了指前方,笑道:“越过葱山,便是何地?”
荔非元礼道:“河中。”
“都护最想收取之地是何地?”李嗣业又笑着问道。
“亦是河中。这个大伙儿都知道。”荔非元礼疑惑道,“收取河中,不是下一步的事情么?现在都护大人是要夺取象雄故地,将军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李嗣业催动战马向前跑去,瞬间脱离了大队,荔非元礼目光一闪,便即跟了上去。
眼见离大军已经远了,李嗣业勒住战马,虚挥了一下马鞭笑道:“河中之地乃是都护大人心头禁脔,便是高大将军主边安西时,亦是早有收取河中之心。奈何葱山阻隔,道路难行。阻我安西军收取河中者,非是大食,实乃吐蕃。”
“欲入河中,最快捷之法是从葱山南道经护密这条路。然此地僻近吐蕃,吐蕃虎伺在后,若我安西军从葱山南道入河中,吐蕃随时可断我归路,我军即成孤军,必然失败。”
“是以都护大人此番才要先占据象雄,为的不是象雄之地,而是为了阻挡吐蕃西进之道路。只要占据此地,和小勃律连成一片,进军河中便不虞成为孤军,我大唐铁骑随时都可踏足河中。”
荔非元礼点头,这些安西军人人皆知,根本就不是秘密,却不明白李嗣业为何要说这些。
“元礼觉得都护此去羌塘,有几成胜算?”李嗣业又问道。
荔非元礼想了一下,道:“靠着弩箭之利,至少有九成。”
李嗣业大笑:“正是如此。都护大人有九成把握,所以才不想我等出动耗费粮草。我亦是安西宿将,如何看不明白。都护既有九成把握,我等出兵小勃律便是无用之举。我明知此去无功,却坚持请缨出战,元礼以为是何原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