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都护府内,前来传旨的中官满脸堆笑,拿着制书并不宣读,却是直接塞到了马璘的手里。
马璘不明所以,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两个大字。
“痛快!”
两个大字写得墨汁淋漓,一看便知道写字的人是何等的狂喜。
中官看着马璘笑道:“郡侯,恭喜恭喜!我在宫中十几年了,能够得到天子手书制书的,这么多年来也没有几个。你是不知道,吐蕃赞普父子授首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满朝公卿皆是喜极而泣,天子当时便在勤政楼写下了这两个字。”
“这两个字,是天子亲笔?”封常清一脸喜色的问道。
中官笑道:“正是。天子当天便大醉了一场,说道吐蕃为患百余年,年年防秋损耗多少钱帛,若非吐蕃掣肘,我大唐省下那些钱帛来,能做多少事情。如今将军取了吐蕃赞普父子人头,算是为百年来死于吐蕃人之手的汉民报了大仇,此为开元以来第一功业!如今在长安城中,已经把将军视作李卫公第二,称为是大唐又一代军神!”
马璘听了,脸上也是现出一丝笑容。
这样说来,安西军这次的功劳,是不会被埋没的了。
那么自己到了长安之后,很多事情就要好办的多了。
中官笑着道:“天子命我来安西传旨,说这两个字要送给将军,将军可把这两个字挂在都护府中堂之上,世世代代作为安西军的荣耀。”
封常清呵呵大笑,连忙把天子手书小心的接了过去。
“天子还命我带来五十份空白告身赐予将军,说将军在安西任命军将,以后可不禀告,自行任免就是。”中官说着,又从随从手里拿过一个小小的木匣递了过来。
封常清微微错愕:“天使,这似乎不合规矩?”
中官笑道:“非常之功,自有非常之赏。这是天子给予郡侯的荣耀,郡侯可不要辜负天子的期望。”
当今天子的期望是什么?自然是开疆拓土了。对于当今天子而言,文治已经到了极限,开疆拓土才是最大的心愿。
马璘打开木匣,看着那厚厚一叠将军告身,心道天子毕竟是老了,就算是再高兴,也不能在边镇开这个口子。
在原来的历史上,安禄山向天子索要空白告身,以便自行任命军将,天子居然答允了,结果安禄山便撤换了大批的老将,把自己的心腹安插到军中担任要职,从而彻底的控制了河朔劲旅,这才有了起兵反叛的能力。
原本安禄山开先例的事情,如今却发生在自己身上,马璘感觉极为荒谬。
不过有了这些告身,自己在安西的权势可是要大得多了,可以说立马就成了一方诸侯,无人敢不听自己号令。
“除此之外,天子还说过什么么?”封常清问道。
中官笑道:“我离开长安之时,天子与群臣还在饮宴之中。吐蕃赞普父子的人头挂在了朱雀街上,围着看的人堵住了大街无法通行。天子说了,既然立功的是安西新军,就请将军带几百新军健儿入京报捷,天子要和群臣看一看,是什么样的虎狼之师为我大唐扫平了心腹大患!”
马璘笑着点头。
大唐心腹之患便是吐蕃,如今这个祸患被平,天子的心情可想而知。
吐蕃人这几十年来争夺河源虽然是胜多负少,大唐却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钱帛便不说了,陇右道各州年年防秋,死于战事的汉民不知有多少。近年来六诏统一为南诏,开始在剑南道不断生事,背后靠着的也是吐蕃。
吐蕃既平,南诏便孤立无援,阁罗凤没了吐蕃这个靠山,恐怕也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处境了。
此刻马璘的心情也是极好,不只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承认,更重要的是解决赐婚的问题也多了一些筹码。玄宗一朝国政始终牢牢掌握在天子手里,不管是李林甫还是杨国忠,都没有威胁到皇权的能力。只要天子能够应允,一切便都不在话下。
……
入京报捷的人马是现成的,八百装备元戎弩的安西健儿个个膀大腰圆,拉出去绝对足够威风。中官要求第二日便走,马璘也不好违逆。次日清晨,八百健儿便跟着马璘策马离开了军营,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朝天子
天子的旨意是让马璘第一时间赶往长安报捷,所以马璘一行人便保持了最快的行军速度,很快便把传旨的中官甩在了身后。
这不是马璘无礼,而是这位中官自己的要求,说是天子急着见安西军将,所以不用等他。
封常清必须坐镇安西无法离开,几位心腹幕僚有的在受降城,有的去了河中,这一次马璘身边一个幕僚也没有,除了马勇马强兄弟之外,便只有李正德一个心腹大将跟着了。
李正德当初射杀了大食名将齐亚德,射伤大食元帅并。波悉林,因功被封为高昌县子,这次也是天子点名要见的人,他也是马璘的亲随,这次没有跟段秀实去河中,刚好一起去长安觐见。
对于马璘而言,长安城是座陌生的城市。他自穿越以来,一直便是呆在安西。当年长安城中白刃杀人的游侠儿,乃是属于关中汉子的记忆。那些当年长安城里的人和事,和他并没有关系。
然而过了图伦碛之后,随着距离长安越来越近,那些尘封的记忆却接连不断的苏醒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