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招收学子,资格首先一条就是汉民,碛西汉民子弟愿意加入安西新军的极多,不少人因为体格问题没法加入,这一次算是给他们敞开了大门,凡是进入学堂的,一律编入安西新军的序列,享受安西新军健儿一样的待遇。对于体格并没有什么要求,不过有一条就是要粗通文字。
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戍边的老卒也秉持着重视文教的传统,再加上这几年大都护府已经做了很多的基础工作,大部分的子弟都或自愿或被逼读了一些书。这也是马璘的要求,马璘在葱山以西征战之时,这些命令在碛西一直是被严格的贯彻着,如今学到的这些东西,自然就派上了用场。
开办学堂,这是马璘一早就有的计划,所以才会有事先的各种安排。
碛西之地,伊、西、庭三州,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四镇,皆是汉民聚居之地,这里便是所谓流沙以西,成为马璘的地盘已经有数年了。强制性的启蒙教育已经推行数年,如今便是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
对于碛西汉民而言,加入安西新军自然是莫大的荣耀,龟兹附近的各地军屯很快做出了反应,大量年轻的边军子弟立马就赶了过来。而命令还在往碛西其他各地传达,很快将会有更多的汉家子弟前来。
来到的人,经过简单的测验之后,通过的立马就编入安西新军序列,享受安西新军的各种待遇,却并不直接开始学习,而是参与建造学堂的工作中。这对于他们亦是一种考验,没有吃苦的精神,马璘也不会让他们在学堂之中待下去。
当然了,现在学堂还是一大片工地,也没法让他们学东西。
李岫大匠总体负责这件事情,而马璘则是开始编制各种教材。他前世读书极杂极多,可以说是一个全才,很多东西都是得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来,然后让汉家子弟们学习。这些人暂时只能学一些入门的东西,至于真正成体系的东西,他也写出来了交给了李岫,将来还是要靠李岫来教给这些人。
火炮试验场之外,很快变得极为热闹,几千汉民热火朝天的忙碌着,虽然是冬天却一个个极有干劲。冬天里本来就没有什么活计,都督府给出的待遇又足够丰厚,再加上马璘如今在安西的威望,为大都护做事,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整个区域里面建筑暂时不算太多,不过圈起来的面积却是极大,都是不能耕作的盐碱地。院墙很快有了模样,两片建筑群也慢慢有了雏形,乃是大院中的两个院落,占地都在一千亩以上,门口各自立着一块石碑,一块上面刻着“安西炮院”,另一块刻着“安西技术学院”,看字迹都是大将军的手笔——当然,大概应该叫做总督大人的手笔。
每一日都是极为忙碌,这边忙着建校,同时也在为婚礼操着心,毕竟这对高芊芊而言乃是大事,不能让她有自己不重视的感觉。对于这个丫头他自然是重视的,甚至可以说是极为喜爱,由于前世的某些经历,他在男女之情上可以说极为凉薄,然而高芊芊却是真正走入了他心中的女子。
和高芊芊约定的十天之期其实早就过了,婚礼倒是还没有举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事情的发展出了一点儿小小的偏差。原本预料杨幼娘会在十日之内来到龟兹的,可是杨幼娘并没有及时出现,而她没有到,这一场婚礼自然就没法举行。
第四百三十一章 洞房花烛
杨幼娘一行人到安西时,龟兹正下着鹅毛大雪。
这时已然是至德元年的十二月初了,路上花费的时间比马璘预想的要长上很多。杨幼娘一身重孝,在风雪中显得楚楚可怜,见到马璘便扑到怀里,显得极为依恋。马璘见她这个样子,倒也不好多问,只能是好好地安慰她一番。后来伴着杨幼娘的安西密探禀报,原来杨幼娘是在父亲墓前守了十天,之后才动身来的安西。
杨国忠已死,她一个人在世上也是孤苦伶仃,自然是把夫婿当做是最大的依靠,马璘现在也知道她有些本事,毕竟她是康小雨的亲传弟子,不过毕竟是女儿家,有些功夫也改变不了什么,终究还是要依靠男人的。
说起杨国忠的死,杨幼娘显得极为伤心,说上两句便又忍不住流下眼泪。马璘见她这个样子,觉得开口提成婚之事未免有些不合适,可是毕竟高芊芊已经准备这么多天了,再拖下去同样是不合适。最终他还是一脸歉意的说起这件事情,杨幼娘却并没有拒绝,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第二日马璘再见她时,杨幼娘已经脱了孝服,恢复了平日模样,看来也的确是做好了准备,只是眉眼之间有着淡淡的忧伤,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了。
对于马璘而言,婚事只是一个仪式,一个他给予这两位女子的交待。既然两人都已经到了,那么自然是越早越好。早日了结这件事情,给两位女子以应有的名分,他也能早日安心。所以在和高芊芊七伯商量了之后。决定三日之后便即刻举行婚礼。
三日之后,至德元年十二月初一,碛西总督马璘的婚礼,在思浑河畔的马家田庄如期举行。
来的宾客自然不少,龟兹城内的胡汉商人和龟兹王都送来了丰厚的礼物,马璘的部下也是济济一堂,田庄内摆开了流水席。热闹了一整天,附近正在建校的汉民们和马家作坊的工人们也都沾了一些喜气。同样是得到机会大吃大喝了一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