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1008)

  笑罢,田楷叹了口气,道:“使君,公孙伯待我有知遇之恩,如今,袁绍大军围攻幽州,只怕他凶多吉少,我本降将,不敢苛求太多,只求将来有一日使君北上之时,能允我做先锋,我必斩袁本初为公孙伯圭报仇!”

  知恩图报方为大丈夫,田楷升官之后还没忘记公孙瓒,这种脾‘性’犹未难得。

  田楷明明可以选择闭口不言,但是,他却未有隐瞒,这一点,李贤很是欣赏。

  谁不想有几个铁杆死忠?

  田楷这般忠勇之士,理应得到褒奖。

  李贤微微颌首,正‘色’道:“好,他日我若北伐,必让你做先锋!”

  “多谢使君”

  “我与公孙伯虽未谋面,但却相‘交’已久,幽州落得今日这般下场,我心甚憾”

  “使君不必自责,几年来,若没有使君相援,幽州绝对撑不到现在,更何况,袁绍袁本初麾下人才济济,而公孙伯为人刚愎,此消彼长,幽州易主是早晚的事情”

  李贤没想到田楷竟然有这样的远见卓识。

  真是一员将才!

  李贤爱才之心高涨,他甚至有些感谢袁绍起来。

  若不是袁绍想出“田楷换逢纪”的主意,李贤哪能凭空得一大将?

  田楷勇武有才,这一点袁绍如何不知?

  偏偏袁绍多次劝降,田楷都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得已之下,才将田楷送到李贤这里。

  本意是想恶心恶心李贤,谁曾想,两人竟然对上了眼。

  若是袁绍知道了,只怕也会生出懊悔之心。

  千金易得,良将难求。

  得了田楷,李贤心情大好,他不再与逢纪为难。

  一声令下,在下邳滞留数月的逢纪一行终于逃脱牢笼,径自归返。

  为感念袁绍千里送“良将”之壮举,李贤慷慨之下每人赏赐了一些礼物,让田丰、逢纪等人颇为意外。

  其实李贤本想撰写一封书信,反过来恶心袁绍,后来觉得有些小家子气,也就不了了之了。

  反正日后若是田楷真心为李贤所用,定然有袁绍后悔的时候!

  ...

  第五百一十九章 郭汜来了

  为防节外生枝,田丰、逢纪快马加鞭,径自归返。

  与此同时,陶应与荆州使者一同抵达下邳。

  陶应是为奔丧,荆州使者是为了觐见天子,二人入城之后便分道扬镳。

  数年未归,陶应从一个‘毛’头小伙变成了胡子拉碴的壮年,期间坎坷,一言难尽。

  曹豹没敢来,只派了百余名骑军贴身护卫陶应。

  陶应嫌那些骑军碍事,尽数丢在城外,只他本人入城。

  近乡情怯,陶应立在陶府‘门’前数十步远的地方,矗立不动。

  陶府内外一片白‘色’,便是‘门’前守卫都带了孝布。

  不知不觉间,陶应泪流满面。

  在外辗转奔‘波’多年,陶应才渐渐明白,昔日陶谦是如何的宠溺他。

  失去的,往往才是最好的。

  陶谦尚在的时候,陶应只是责怪陶谦,怪他将刺史之位让给李贤这个外人,而不是给他。

  现在,陶谦死了,陶应没了恨意,他只想匍匐入府,嚎啕大哭。

  许是在陶府‘门’前待的久了,陶应很快引起了护卫的主意。

  “这位兄台,若是祭拜陶使君,尽可入府,若是行人,且勿在此驻留”

  陶应觉得这声音有些熟悉,他忍不住看了那人一眼,不确定地说道:“可是陶五?”

  陶五,也就是‘门’前护卫浑身一震,他瞪大了眼睛,陡然大叫:“二公子?”

  不怪陶五如此吃惊,他这个名头,往日里只有陶谦以及陶应使唤,便是陶商都不曾叫唤过。

  如今,陶应甫一见面便喊出名姓,再结合他的模样,陶五哪里不明白,这便是府中的二公子回来了。

  另外一名护卫‘摸’不着头脑:“哪个二公子?”

  陶五大怒:“杀才,自然是府中的二公子!还不去通禀一声,便说二公子回来了”。

  那护卫“啊”了一声,方才屁滚‘尿’流狂奔而去。

  陶五涕泪‘交’加:“二公子,你可回来了,老爷,老爷他等了你很久啊”。

  陶应只觉得悲上心头,他有些怀疑自己。

  奔‘波’在外这么多年,一事无成,真的没有错吗?

  到头来,甚至没能见到老父一眼,情何以堪?

  陶应心头五味陈杂,说不出有股什么味道。

  陶五昔日是陶应的玩伴,陶应走后,陶五受尽了白眼,此番,陶应归返,数年来的委屈尽数渲泄而出。75/

  嚎啕大哭,陶五的哭声感染了陶应,他不得不以袖拭面。

  陶商快步踱出,看到的正是陶应、陶五哭嚎的情景。

  “二弟!”

  “大兄!”

  离别说年,一切不快都已烟消云散。

  陶应成长了,他叹了口气,道:“大兄,你瘦了”。

  日盼夜盼,终于盼来了陶应,陶商喜极而泣:“二弟,你也瘦了”。

  陶应擦了擦眼泪,道:“大兄头前带路,我想去见父亲一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