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还是因为三国鼎立之时消耗了汉人太多的力气,以至于羌胡匈奴等外族崛起的时候,汉人甚至没了压制的力气。
此消彼长,胡人自然要扬眉吐气。
李贤不想让五胡乱华之事重演,所以,他要竭尽所能的改变历史!
八旗制度,便是李贤琢磨出的重要步骤。
一旦将外族收为己用,既可以获得强力骑军,又可以消耗外族实力,可谓一举两得。
有了大致方向,接下来,只要制定出章程便可以了。
凭借前期的“雇佣兵”,李贤已经在乌桓等部落安插了不少暗卫。
谁与李贤亲近,谁与袁绍亲近,暗卫都已经有了记载。
李贤要做的,便是制定出更为细致的方案。
趁着陈宫也在,李贤嘴里道:“近阶段,锦衣营加大对外族的渗透力度,务必拉拢一批部落为我所用,只要有人举族投靠,可以千金买马骨,树立一个榜样”。
陈宫也不是蠢人,他自然明白李贤的意思:“使君静候佳音便是”。
“若是银钱不够,尽管到库房支使,能用钱粮办成的事情,那就不是事!”
“喏!”
陈宫松了口气,只要李贤有了决断,那么,接下来锦衣营就有了工作重点:拉拢、分化外族部落,蹿啜他们内斗!
反正死的不是汉人。
徐庶思虑一番,又道:“使君,八旗制度虽好,可是,却也要谨防外族反咬一口”。
“放心吧,眼下我们对他们缺乏掌控力,等到击败袁绍之后便有了实实在在的威慑力,那时候,由不得他们不从”
“使君有所防备便是”
“我族类其心必异,我明白的”
“那便好”
...
第五百三十二章 太史慈战文丑
李贤的州牧府定下决策之后,田楷、张飞、相梁、陈武统领五千新卒北上青州,增援太史慈。(首发)
眼下,袁绍正在收拾公孙瓒,想必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彻底腾出手来。
当今天下,大汉朝廷名存实亡,袁绍、李贤、曹操、孙策、刘表、刘璋各路豪强林立,其中,袁绍有兵马八万,实力强劲。
一旦袁绍没了后顾之忧,李贤的青州首当其冲。
数年来,袁绍已经与李贤征战三次,都以损兵折将告终。
堂堂的冀州刺史袁绍,若是连李贤都收拾不了,日后谈什么称雄天下?
淳于琼、高览接连兵败,这说明李贤实力非凡,除非全力以赴,否则的话,很难讨得好处。
青州太史慈是名骁将,袁绍不敢小觑。
须得寻得可乘之机!
郭汜、李东征徐州的时候,袁绍大喜过望,他认为,自己等待的时机来了。
一时之间,袁绍蠢蠢欲动,时刻准备吞并青州。
谁曾想,大军未曾出击,南方就传来郭汜兵败的消息。
初闻战报,袁绍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
西凉军的实力袁绍深有感触,能够在三五日的时间灭掉两万大军,李贤的实力又强大到什么地步?
不是说李贤主力尽出,下邳已无精锐了吗?
李贤靠什么全歼了西凉军?
未知总是令人恐惧。
为了试探李贤,袁绍抽调五百精骑南下,滋扰青州。
一方面是为了打探情报,另一方面却是为了试探虚实。
只要骑军发现可趁之机,袁绍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抽调大军南下。
北方土地贫瘠,又被乌桓等部落占据,灭掉公孙瓒之后,袁绍在北方的势力范围将扩充到极致,除了往南扩充之外,别无选择。
辽东公孙度占据地利之便,绝非短期可以解决的。
近日,袁绍眼皮跳个不停。
按照时间推断,此时,南下的五百精骑应该正在翻云覆雨。
据悉,青州并无大股骑军,五百精骑足以纵横无敌。
可是,为何袁绍总有一种心慌意乱的感觉?
“来人呐,将田丰、郭图、逢纪、审配、许攸请来一叙”
“喏!”
没多久,四人齐聚袁绍帐下。
“诸位,青州李贤多次杀我将士,夺我土地,这口气,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我打算给他个厉害瞧瞧,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田丰刚从徐州归返,最有发言权,他将沿途间所见所闻和盘托出,嘴里道:“李贤治下百姓富足,军卒精锐,装备精良,使君若想与之为敌,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则的话不要轻启战端”。
逢纪对李贤恨之入骨,他是最希望冀州军南下之人:“元皓此言差异,李贤虽强,可他麾下精锐都在各地,只要我们速战速决,夺取青州不在话下”。
田丰毫不留情:“郭汜、李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败了”。
逢纪哑口无言。
田丰又道:“使君,若想图谋青州,何不与曹操共击李贤?”
袁绍眼前一亮,须臾,又重新黯淡下去:“为了夺取伏皇后,曹阿瞒已经伤筋动骨,这一次,怕是不会轻易出兵了”。
“使君所言极是,曹操能够让李、郭汜过境,已经很是难得了,共击徐州?只怕曹操不会轻易应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