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1141)

  “贼子安敢如此!李贤杀我父亲,与我袁家仇怨不共戴天,若是袁尚与李贤苟合,我一定要亲手杀了他!”

  “少主稍安勿躁,袁尚与李贤有没有勾结,从一件事上便可以看出来”

  “什么事?”

  “据说,袁尚入城之后,一直未曾出城,那么,他有两只可能,一种是战死沙场,另外一种便是被李贤俘虏了”

  “不错”

  “如果袁尚毫发无损地出现呢?”

  袁谭怒发冲冠:“若是如此,便是袁尚与李贤有了勾结!”

  “少主应该早做谋划才是”

  “你的意思是?”

  “袁尚定会归返!”

  袁谭吸了一口冷气,他虽然在郭图等人的支持下掌握了部分权力,可是,毕竟没有大义的名头,若是袁尚拿出遗嘱,定会反客为主,那时候,又该如何是好?

  “先生何以教我?”

  “无他,制造舆论”

  “如何行事?”

  “便说袁尚已经战死”

  袁谭微微颌首,他灵光一闪,甚至冒出一个念头:“我是否可以拿出一份遗嘱?”

  “不可,少主不可冒险!”郭图竭力反对。

  “这是为何?袁尚可以作假,为何我就不能作假?”

  郭图苦口婆心:“少主,我们一无印鉴,二无人证,如何作假?”

  袁谭颇为气氛:“难道就任由他猖狂不成?”

  “少主勿忧,我有一招釜底‘抽’薪,可以确保平安无事”

  “喔?快快道来!”袁谭显得迫不及待。

  哈小說网

  ...

  第五百九十二章 背嵬军守城之战

  权力是毒‘药’,掌权者一朝大权在手,便再也舍不得丢弃。

  袁绍死后,袁谭逐渐掌控大权,幽州、并州、冀州间或有官员表示效忠。

  初尝滋味的袁谭不能容忍任何变数发生,哪怕变数来源于他的亲兄弟:袁尚。

  若有可能,袁谭巴不得袁尚死无葬身之地,然而,天不遂人愿,近日,有忠于袁谭的官员快马传信,袁尚没死,甚至在途中大张旗鼓地招揽人手。

  袁谭闻言又急又躁,他虽然在郭图等人的支持下成为冀州刺史,可是,名不正言不顺,一旦袁尚拿出所谓的遗嘱,冀州必将内‘乱’。

  幸好,袁尚的实力都在涿郡,而邺城是袁谭的势力范围,否则的话,郭图的计策根本无法实施。

  冀州,袁尚身边已经聚集了五千兵马。

  离开青州之后,袁尚一路疾行,沿途间,不断有溃卒加入其中。

  众人皆知,三公子袁尚在冀州拥有不小的实力,只要让他成功归返,刺史之位的归属还在模棱两可之间。

  从龙之功不可错过,不少官员、军将都抱着这个想法。

  袁谭虽然抢占先机,可是,袁尚却也不可小觑。

  一山难容二虎,袁谭、袁尚之间总要分出胜负,胜者,将享受万人之上的待遇,而败者,只能沦落尘埃,从此与权力绝缘。

  袁尚立在营中,夜‘色’清凉如水,‘乱’糟糟的大军驻扎在城郊,城内的郡官奉上酒‘肉’米粟,格外的小心。

  “亚父,你觉得李贤会信守承诺吗?”

  自从袁尚与审配结伴离开青州,袁尚便尊称审配为亚父。

  一开始,审配坚辞不受,后来推辞不过才逐渐默认。

  此番,听得袁尚发问,审配稍一思量。嘴里道:“李贤是个人物,不过,承诺这种东西,向来可信可不信,如果主公深信不疑,只怕会上了李贤的大当”。

  袁尚吸了口气,语调低缓:“事到如今。最好的法子就是与袁谭联手,共同对付李贤。可是,袁谭会信我吗?”

  审配摇了摇头,道:“主公麾下死忠何其多也,如果我是袁谭,一定会食不下咽”。

  “也许我离开青州就是一个错误,这一切都在李贤的算计之中,我不过是他的棋子罢了”

  审配没想到袁尚遭遇的打击如此之大,他急忙劝解道:“主公切莫灰心丧气,李贤虽强。却也并非全无破绽,只有主公手握重兵,一定可以报仇雪恨!”

  袁尚环顾四周,不无悲哀地说道:“就凭他们?”

  除却从青州挑出的六百兵丁以外,此时聚拢在城外的兵马足有四千多人,可是,‘乱’军层次不齐。战斗力极差。

  审配闻言一滞,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务之急是回转涿郡,掌握郡兵之权,这些‘乱’军能够多一些,总归是好的”。

  袁尚只是觉得心有不甘。凭啥李贤要什么有什么?麾下兵马竟是‘精’锐,而他袁尚只能由一帮残兵败将守护?

  阳关城外,打扫战场的文武吏员正在紧张的忙碌着,他们需要统计战果,方便战后的论功行赏。

  之前曹‘操’退的匆忙,甚至没来得及收敛尸体。

  经过忙碌的清算,死在城外的曹军足有两千人。数量与守城的军士数目相仿。

  其实,刚开始张辽中计被围,曹军完全占据上风,只是后来黑山军出现,这才扰了曹军大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