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纯比武,只怕不少人都得淘汰,后来,在他人的提醒下,太史慈加以完善,确认有才华者也可留下。
如此这般,终于让军卒放下了后顾之忧。
擂台战举行到第四日的时候,太史慈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太史慈并未入睡,他机警的转过身子,低声喝问。“何人?”
“是我,都尉,是我呀”,说话是执夜军校。
“何事?”若无急事,夜中严禁走动。
眼下,执夜军校连夜抵达,显然有最新军情。
发生了什么事情?
“陈将军传来消息。他的人马在南皮城遇阻”,军校气喘吁吁。一路行来,他费了好大的力气。
太史慈怒火中烧,“南皮守将是谁?”
袁军已然大势已去,这种情况下竟然还有人拒绝青州军,这是何等的无知,又是何等的猖狂!
“这,不知!”
“哼,陈武呢?”
“南皮军围住我方人马,陈将军不敢懈怠”
太史慈怒极而笑。“好,好,好,你且退去,我自有打算”。
“诺!”
大军出征,深夜夺城?太史慈否定了这个念头,对方既然扣而未杀。那么一定是想得到什么,或者说,他们想通过陈武达到什么目的。
“不管你是谁,动了我的人,我都会让你后悔!”太史慈咬牙切齿。
翌日一早,双眼通红的太史慈急急唤来赵云、胡庸等人。如今正是青州军大展拳脚的时候,若是‘操’控不当,南皮事件便会极大的损害青州军的威信,而冀州剩下的墙头草说不定就会轻举妄动!
真真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就连太史慈都没想到,陈武的这次出击,竟然会引出这番事端。
众人到齐之后。太史慈缓缓道来:“此次陈武出征,意在试探,所以随行兵马并不多,眼下,前方有急报传来,陈武在南皮遇到了麻烦,诸位意下如何?”
“还能怎样?他要战,那便战,背矛军愿做先锋!征讨贼寇”,说罢,胡庸面‘色’愤慨,“必须加以严惩,否则李使君颜面何存!”
“胡庸所言有理,只是却不知贼人目的何在”,赵云颌首点头。
“哼,重兵围城,若有叛贼,皆斩之!”田楷干净利落,挥手摆了个砍头的姿势。
太史慈拿起案上的宝剑,呛啷一声‘抽’出利刃,缓缓的说道“昨夜我已飞鸽传书报与使君知晓,今日,且点齐一万大军,兵发南皮城!让那些首鼠两端的墙头草,还有胆敢触犯我青州的人明白,谁才是冀州的主人!”
“谁为将?”
“胡庸,此去南充,务必多加小心”
“得令!”胡庸大喜过望,只要能上阵厮杀,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说罢,太史慈直立而起,重之又重的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诸位还有何异议?”
明眼人都已经看出太史慈早已经下了决心,现在询问一番只不过是客气而已。
众人对视一番之后,皆是抱拳作揖,“我等并无异议!”
“那便这么定下了,背矛军出征!”
“得令!”
军令下达之后,太史慈目视田楷,道:“降卒营可战否?”
按照大汉军制,每两百人为一曲,两曲为一部,五部可设一营,而营,往往就可以作为**的作战单位了,他们的统军首领往往是校尉亦或者是将军。
如今太史慈在新降军内设了两个营,高览与鞠义各任统兵将军,田楷作为统兵大将统筹全局。
此时,听得太史慈发问,田楷高声应诺:“可战!”
“好,既然如此,新降军一同出征,以壮声势”
“喏!”
刚开始,高览、鞠义不愿为李贤效力,后来,李贤以家族、军卒相迫,他们这才勉强应允为青州效力。
在暗营的‘操’作下,高览、鞠义二人的家人至亲都已经到了青州。
除非六亲不认,否则的话,高览与鞠义别无选择。
胡庸一心厮杀,策马奔驰了两个时辰,他终于来到了南皮城。
历史上,姜太公曾隐居此地垂钓,而勃海郡府也在南皮,确切地说,只要拿下南皮,整个渤海郡便成为青州军的囊中之物。
如今,城内有人口三万,是冀州地区有数的大城。
胡庸此次出行,只带了一千骑军,其余军卒要到黄昏时分才能抵达。
距离城池不过三里地的时候。城头吹响了示警的号角。
一队队手持弯弓的军士迅速的立在城头,紧张的望向南方。
南方,是胡庸出现的地方。
骑军速度极快,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三里的路程便转瞬即逝。
此时南皮城‘门’紧闭,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作为先锋大将,这种叫开城‘门’的任务自然不需要亲自施为。稍一示意,一名军校便纵马向前。大声唤道“大汉青州牧李贤帐下胡统领至矣,尔等为何不开‘门’接迎?”
城上噪杂许久,片刻之后才有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大汉站出身来,回应道“我等为南皮守军,自然要为南皮安危负责,莫说青州李贤,便是天子诏书在此,那也无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