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1168)

  李贤大笑“战阵之上,你且奈何不了我,更何况现在”。

  沮授深深的看了李贤一眼,斩钉截铁的说道“我是为了冀州百姓,却不是从了你。若是他日我发现你虚耗民力,一定会杀了你!”

  李贤哈哈大笑,“可以,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你杀我不成,我却一定会拿冀州百姓来出气!”

  “你,你无耻!”

  “你‘逼’我的,你‘激’怒我,却让我一腔怒火无处可泄,我不杀他们,怎么消掉心头之恨?”李贤不以为意。

  “我这便出去,你快把牢中的无辜百姓放了”,沮授急急的踏出院‘门’。他爱民如子,实在不忍心冀州百姓因为他的缘故身死魂散。

  “好说好说,我不但要放了他们,还会给他们每人一笔丰厚的银钱”,李贤好整以暇的说道。

  “哼,虚伪”,沮授冷晒。

  尽管耳中听到的全是恶言相向,但李贤却知道,不需要多久,沮授就会改变态度,慢慢地投向大汉的阵营。

  因为他李贤做的一切,确实都是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措施,绝没有横征暴敛的意思。

  对沮授这样一位把百姓视作亲子的狂生来说,对百姓好,便是真的好。

  虽然下邳内外的冀州百姓全是李贤动用各种方法鼓捣出来的,但只要目的达到了,以沮授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食言而‘肥’的。

  其实,沮授只是关心则‘乱’,如果他用心考虑,绝不会为李贤胁迫。

  进入下邳的冀州流民数量不多,他们恪守法令还来不及,又哪里敢去聚集请愿?

  ...

  第六百零三章 乱局

  先收田丰,后纳沮授,虽然手段卑劣了点儿,但李贤却没有丝毫羞愧的意思,不管怎么说,这两位都是河北计谋无双的人物,有他们相助,冀州指日可下!

  如同高览、鞠义一样,田丰、沮授并未彻底效忠李贤,可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已经开始为李贤做事。/

  良臣择木而息?

  真正的良臣贤将都有各自的顾虑,他们不会轻易改换‘门’庭,因为,他们不愿承担首鼠两端的骂名。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李贤的要求并不高,他相信,只要高览、沮授等人用心做事,时间一久,他们便会明白,只有李贤,才是最适合他们的主将,只有青州,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地方。

  天子班师回朝以来,李贤在民间的声望攀升到了极点。

  先进的灌溉措施,跨时代的耕种方式,低到极点的税赋,如此重重,使得李贤治下百姓获得了一个难得的丰收年。

  百姓们第一次发现,缴纳税赋之后,他们手中还有充足的粮秣,这些粮秣甚至可以为他们换来足够的日用品。

  民以食为天,百姓们乐开了怀,他们纷纷传诵李贤的好处。

  这时候,有人编出一首歌:吃细粮,穿衣裳,只要投奔李贤(王),朝求升,暮求合,辛辛苦苦去劳作,青、徐两州齐欢悦。

  消息传到天子耳中,引得刘协极为惊诧:这是谁传出的歌谣,真是其心可诛,李贤王?难道是李贤意图称王?

  不,决不可能。

  大汉数百年江山,除了高祖刘邦立过八位异姓王之外,再也没有过赦封异姓为王的历史。

  刘协又惊又怒,他认为,这是李贤的一次试探。

  如果刘协撑不住压力,真的赦封李贤为王,那么,用不了多久,封无可封的李贤便会得寸进尺,牟取更多的赏赐。

  李贤在青州、徐州拥有广泛的民众极处,一旦让他拥有“王”的名头,危害无穷。

  可是,拒绝此类的呼声?刘协又怕李贤怀恨在心,作出对他不利的事情。

  思来想去,刘协彻夜难眠,渐渐地,甚至有些杯弓蛇影,总觉得李贤图谋不轨。

  李贤也听到了民谣,对此,他一笑而过,眼下远远没到称王称侯的时候,历史上曹‘操’也是在十五年之后凭借击败马超之功方才受封为魏王!

  十五年呀,李贤还没有自大以为自己可以超越曹‘操’十五年。

  不过,只要按部就班,李贤一定可以用更少的时间统一天下,杜绝五胡‘乱’华之惨剧!

  荆州,孙策所领江东军披坚执锐,奋勇厮杀,试图冲破黄忠等人组成防线,然而,荆州军各部人马互为犄角,守望相助,硬是挡住了江东军的冲击,哪怕于禁、李典‘抽’调少许兵马来援,却也无法改变战局。

  无奈之下,孙策只得收兵。

  此时,马腾占据西凉,张扬居河内,公孙度霸辽东,袁尚、袁谭、李贤三家公分冀州,李在关中,曹‘操’坐拥豫州、兖州,刘璋偏安益州,张鲁汉中,张绣守南阳,孙策取江东,刘表占荆州,华歆居豫章,士燮守‘交’趾。(

  单从疆域上看,李贤所领青州、徐州并不是最大的,然而,经过多年休养生息,李贤治下拥有外人难及的人口。

  与此同时,商、农并举,使得青州、徐州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简单地形容一下,那就是李贤不差钱。

  无论米粟还是盐铁,李贤完全做到了自给自足。

  冷兵器时代,战争比拼,拼的还是人口、钱粮、器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