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大喜过望,有这个许诺,即便没有糜氏三公子的玉牌,他也有把握促成此事。
要知道,汉时的盐货多数是由官府专营的,只在极少数地方,由官府授权给世家豪族经营。
孔融执掌北海郡的这三年,糜氏多次向官府表达了愿意经营盐货的意愿,可孔融一直否决了。
这一次,为了打发走管亥这尊凶神,孔融也算是豁出去了。
有了盐货专营这个杀手锏,李贤志得意满地从孔融府邸离开了。
时间仓促,城外的管亥每时每刻都在盼着粮食,李贤可不能让他等急了。
打听清楚糜氏别院的所在之后,李贤便带着几个护卫急冲冲地赶了过去。
求人借船,虽然有孔融许诺的天大好处,可李贤却也不想空着手,让人家笑话,于是,他便从管亥交易的钱货中,挑出了三件金银制品,算是去糜氏拜访的礼物。
跋涉五百里,穿越蒙山,杀死大寇张饶,火烧管亥贼寇,连斩贼寇数万人,在这等卓越的功绩渲染下,李贤已经成了北海郡内声望最高的第一人。
尤其在都昌城内,街头巷尾的百姓都在传诵着李贤的勇武。
相对于刘备的客军,李贤怎么说也算是自家人马,“自家的桃子格外的甜”,百姓们都有这样的心理。
就算刘备与李贤做了同样的事情,都昌城内的百姓也只会把最大的功劳放置到李贤头上。
...
第九十二章 糜氏庄园的老熟人
都昌城东北角,糜氏庄园。
门口没有想象中劲装持械的家丁护卫,也没有熠熠生辉的招牌,甚至连装样子的石狮子都没有。
若不是有熟稔的卫卒头前带路,李贤说什么也不会把眼前这个简陋的院落与声名赫赫的东海糜氏联系到一处。
“咚咚咚”,沐临风敲了会儿木门,嘴里唱喏道:“府里有人吗?介亭游缴李贤登门拜访”。
门后传来一阵雄浑的声音:“啥?介亭李贤?可是杀死张饶,逼退管亥的李贤?”
话音刚落,门便“吱嘎嘎”开了,门后闪出两个劲装大汉。
沐临风眼尖的很,他瞧到在十步开外地方,五六个人影若隐若现。
这才是糜氏的底蕴,外松内紧。
李贤大步前行,嘴里笑道:“如果都昌城内没有第二个李贤的话,那么你说的那个介亭李贤就是我了”。
劲装汉子闻言之后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瞧了李贤一眼,确定李贤没有口出妄言的迹象之后,他手中抱拳作揖,道:“久闻游缴大名,如雷贯耳,正巧,我家九爷在此,不知游缴有何指教?”
李贤笑道:“指教谈不上,只不过是想与你家管事闲谈一二罢了”。
那汉子机灵的很,听话音,李贤好像并不想多说什么,他也就识相的没有多问,只是头前引路,把李贤一行人带到了客房。
刚在客房坐下没多久,李贤便听到一阵熟稔的笑声。
“哈哈,李游缴可是北海郡的大英雄呀,今儿个哪阵风把你吹来了?”
李贤抬头一瞧,厅外出现的这个又白又胖的中年男子可不就是自己在即墨城的老相识糜老九吗?
这家伙怎么也到了都昌?
既然是熟识,那些寒暄客套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清退了厅内的闲杂人等,李贤单刀直入,道:“我想借些海船使唤,不知道九哥可否帮衬一二?”
糜老九颇为讶异:“你要海船干嘛?嗯,就凭你我之间的关系,借个三五条海船的话,也不算什么大事”。
李贤没有隐瞒,道:“我要运人,船自然是多多益善”。
糜老九眯缝着眼睛,隐晦地眨了眨,道:“怎么?贤弟这是做起了大买卖?”
大买卖指的自然是走私人口的生意,无论在什么年月,贩卖丁口的买卖都是有赚无赔的。
糜老九还以为李贤从黄巾贼手中抢到了什么“好货色”,要急着出手,所以才有这一问。
哪知道李贤一语双关,竟然真的应诺起来:“是呀,大买卖!”
糜老九倾着脖子,低声说道:“多少人?要是人太多,我可得向三公子禀告,要知道我们糜氏是从来不做这项买卖”。
李贤不动声色,好整以暇地说道:“人数起码在两万开外,嗯,向三公子通禀是份内事。”
“啥?两万?你不是在说笑吧?”糜老九一惊而起,脸色再也没有刚才那种云淡风轻的神色。
不管是谁,要想把两万人不动声色地运走,这都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李贤这么大张旗鼓地“做买卖”就不怕东窗事发?
想到这里,糜老九又疾声问道:“这么大的买卖,你一个人吃的下吗?”
李贤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嘴里道:“我李三郎什么时候做过不靠谱的事情了?”
糜老九仔细一琢磨,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在介亭的时候,身无长物的李贤能够在一个月之内凑出一万斤的精盐,这便说明他有大本领。
后来又听说此子一路过关斩将,杀伤数万贼寇,这样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便是做上这么一笔“大买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