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1276)

  荆州重地江夏为江东孙氏占据,襄阳落入青州手中,益州刘璋趁机出兵占了巫县,在益州军意图扩大战果之际,刘备出手了!

  相对于强大的青州军,一心复仇的江东军,刘璋的益州军显然是一个较弱的存在。

  刘备甫一上任,正是需要立威的时候,益州军一头撞进来,正好适合刘备大显身手。

  益州军轻敌冒进,关羽设下埋伏,当场击溃一万益州军,斩首近千,俘虏三千有余,此役过后,刘备在荆州地位渐渐稳。

  其实,关于刘表的死因,荆州众说纷纭。

  有人说刘表是“箭伤发作”而亡,也有人说刘表是吃了毒药,被人害死,更有甚者将矛头对准刘备,直言刘备才是幕后主使。

  没有证据,所有的猜测都只能是猜测。

  刘备在荆州并无根基,又得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欣赏,这样结合,恰好符合荆州土著的要求。

  百年来,荆州已经形成了一股极强的地方势力,他们极为排外。

  刘表上任之初,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让本地势力接受了他。

  眼下,刘备意气风发,自然也要征得各大家族的承认。

  庞、黄、蔡、蒯、马、习、杨,这七大家族在荆州拥有举足轻重的力量,毫不客气地说,荆州可以没有刘表,但是,却不能没有他们。

  比起徐州的糜氏,荆州的七大家族并不以钱财、私兵见长,他们以子弟出名。

  如庞德公、庞统、黄承彦、蔡瑁、蒯越、蒯良、蒯祺、马良、马谡、习祯、习珍、杨虑、杨仪、杨这些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诺大的名头。

  单以子弟的影响而言,荆州冠绝天下。

  要知道,青州徐庶也曾在荆州求过学!

  水镜先生司马徽不曾出仕,却在士林之中拥有偌大的名头,荆州文风之盛也是世人皆知。

  刘备入主荆州,首先摆出一副虚心纳谏的模样。

  “荆州风雨飘摇,诸位何以教我?”

  蒯良夸夸其谈,嘴里道:“行仁政,守礼法,抚百姓,兴文教,这是长久之道,只要使君按部就班,荆州当可平安无事”。

  蒯越提出了不同意见:“非也,仁政只是远水,难解近渴,使君,乱臣当用重典,青州、江东虽强,可我荆州却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只要整个军力,荆州谁也不惧”。

  刘备来了兴趣:“异度有何高见?”

  蒯越意气风发:“使君可修书一封,传与刘琦、刘琮两位公子,直言孙策之害,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必两位公子定会摒弃前嫌,赴会而来,那时候,使君可以收编其部属!”

  刘备颇为意动,蒯氏兄弟二人意见相左,一个劝刘备徐徐图之,另外一个却让他当机立断。

  蒯良也好,蒯越也罢,二人都不是蠢人,他们此言,必有用意。

  只是片刻,刘备便醒悟起来,这定然是荆州大族对他的考校。

  如果刘备答的不好,只怕会受到桎梏。

  想到这里,刘备嘴里道:“柔(蒯良)之言,雍季之论也。异度(蒯越)之计,臼犯之谋也。”

  这话也就是说,刘备会用蒯越的权谋诡诈来解决当前的危急,用蒯良王道之策来实现长治久安。

  此番会谈,马氏也参与其中。

  刘备所言深得人心,众人相视一笑,当即表示,会倾力支持刘备。

  双方可谓可取所需。

  辗转多年之后,刘备终于再次有了容身之处,而且还是荆州这等富庶之地,想一想就令人激动,而荆州士族也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无论刘表的死因如何,面对咄咄逼人的李贤、孙策,荆州都必须作出决断。

  是俯首投靠还是死战到底,荆州士族早已经有了默认的选择。

  ...

  第六百四十九章 玩弄于股掌之间

  放眼天下,李贤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豪强,曹操也罢,孙策也好,便是刘璋、马超之辈都远远不是他的对手。

  投奔这样一个人物,自然要准备价格不菲的礼物。

  荆州虽然富庶,但是,掌权的豪族们却不想付出任何代价。

  宁为鸡首不为马尾,荆州大族在地方上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若是投靠李贤,地位肯定会所折损,反之,若是迎接刘备为使君,那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李贤手中兵多将广,土地广袤无比,荆州虽富,但对李贤而言却并非不可或缺,而对刘备来说,荆州就是他的全部!

  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荆州士林哪里肯去李贤那里遭罪?

  再者,李贤出身低微,远远不如刘备血统之高贵,在讲究“血统论”的荆州,这一点很是重要。

  不过,荆州士林虽然钟意刘备,却也不敢匆忙下注。

  如果刘备只是个蠢材,无法为荆州带来胜利,那么,荆州大族绝不会接受他为荆州之主。

  换句话说,刘备击败刘璋,胜的恰到好处,这一场胜仗使人看到了希望!

  于是,蒯氏、马氏出题考校,而刘备也通过了考验。

  大胜刘璋只是彰显了刘备的存在,荆州豪族是否愿意接纳,这才是刘备能否掌权的关键。

  也许是刘备的噩运用光了,辗转多年之后,他终于拥有了一处理想之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