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谷阳城不大,粮秣却绰绰有余,足够太史慈所用。
在干燥封闭的库房内,太史慈见到了一袋袋的米粟。
粗略估算,这些米粟足够两万人马半月之用。
不过在那之前,太史慈需要好生生地休整一日。
之前,谷阳守将派出送信的三个亲卫都被张辽使人抓了起来,他们被尽数处死。
然而,谷阳城这么大的动静,早已经惊动了百里开外的曹军大部。
徐晃、许褚勃然大怒,他们有一种被人愚弄的感觉。
该死的青州军竟然如此猖狂,难道就不怕曹公报复吗
回援,抽调兵马回援。
不过,在曹操军令下达之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战场上的形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真正高瞻远瞩之人才能作出正确的决断。
那么,曹操的决断又是什么
“退军”
听闻谷阳失守的消息之后,曹操许久才冒出这么一句话。
众人面面相觑,“使君三思”
“此番一退,谷阳可就收不回来了”
“再不退的话,我的三万大军可就不在了”
说到这里,曹操表情狰狞。
郭嘉缓了口气,道:“使君,请联络西凉韩遂、马超,只有西凉军才可以给出致命一击”。
曹操眸子一亮,道:“如何行事韩遂老谋深算,怕是不会答应”。
“韩遂、马超不和,只要说服马超即可,韩遂一定不会坐视马超作大的”
曹操觉得可行性很大,一直以来,青州军强悍的进攻能力让人汗颜。
与之相比,兖州军虽是精锐,却总是缺了股劲儿。
可是,西凉军就不同了,他们久居边塞,自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倘若真能说服韩遂、马超,这将是威胁李贤的一大助力。
只是,西凉军会出兵吗
李贤又会作出怎样的防备
曹操的使者已经上路,与此同时,徐晃、许褚、曹仁同时退兵三十里,他们收缩防线,摆出一副严防死守的模样。
太史慈有些摸不着头脑,按照曹操以往的性格,这时候应该抽调兵马前来夺取谷阳城才对,可是,为何兖州军弃之不顾
曹操到底意欲何为
敌我双方相互提防,谁也没有妄动。
真正的战场厮杀只是几个时辰的事情,可是,战前的准备却是长年累月的,谁准备的更充足,谁在战场上的胜面便更大一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
第六百七十一章 求才
曹军退却之后,青州军彻底掌控谷阳城。
这时候,太史慈已经渐渐缓过神来。
曹操之所以未能及时奔赴战场,只有一个原因:曹操怕了。
连番恶战之后,曹军虽有余力,可是,曹操却不敢冒险了。
兖州军力原本就比不上青州,如果再有折损,一旦李贤倾尽全力,曹操将再无还手之力。
荆州刘备的例子就在眼前,曹操不想重蹈覆辙。
兖州军一反常态,转攻为守,顿时令人大跌眼镜。
李贤倒是无所谓,近期徐州的战略目标便是荆州,能够在兖州夺得谷阳这样一个立足之地,对于李贤来说已经足够了。
接下来,只要曹操不寻事端,李贤甚至没打算与曹操纠缠。
刘备就惨了,三方压力之下,荆州急需援军,可是,曹操倒好,愣是将之前的承诺抛之脑后。
如果诅咒可以杀人,曹操早已经死于刘备的诅咒之下。
“谁都靠不住,荆州只能靠自己”
刘备有了惨痛的经验教训,可是,时间不等人,他面临的形势日渐严峻。
倘若再没有起色,用不了多久,荆州将落入他人之手。
这对于刘备而言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大展拳脚的地盘,说什么也不能丢了。
绝望之下,刘备放弃了尊严,他数次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恳求相援。
司马徽是襄阳名士,素以素以知人、育人、荐才、克己而著称于世。被世人称为“人鉴”,俗称“水镜先生”。
初见刘备,司马徽未曾松口。
刘备知道,自己实力不足,只能以诚动人。
于是,刘备三次拜访司马徽。
终于,司马徽见了刘备。
甫一见面,刘备便施礼恳求:“请先生救我”。
司马徽摇了摇头,道:“我非神仙,如何救你”
“先生学究天人,若能出山相助,荆州定能转危为安,逢凶化吉”
“使君高看老朽了,我不过多读了几本书,一无撒豆成兵之能,二无呼风唤雨之术,怕是帮不了使君呀”
刘备好不容易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自然不想轻易放过,“先生大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值此危难之际,还望先生体谅百姓,助我破敌”。
刘备搬出大义的名头,司马徽不好拒绝,他叹了口气,道:“我已经老了,有心相助,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刘备脸色一黯,他嘴唇颤抖起来,不知道该如何答复。
谁曾想,接下来司马徽竟然转口说道:“不过,我可以向使君推荐两个人,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