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1398)

  陈到自然没有异议。能够将天下百姓放在心上,这样的人才值得效忠。“全凭大将军吩咐”。

  李贤微微颌首,此事就此揭过。

  深宫之处的太后、皇帝全然不知这样一桩突发事件。

  天子刘敦心事重重,他来到太后的寝宫,不无怨气地说道:“母后,这皇帝我不做了,你还是让懿哥儿来做吧”。

  伏太后皱起眉头,“皇帝这是怎么了?跟谁赌气?你身上流的可是高祖的血,你以为皇帝是过家家吗?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刘敦耷拉着脑袋。低声说道:“懿哥儿是兄长,又比我聪明,他做皇帝肯定比我做的好”。

  伏太后本想喝斥一番,可是,看到刘敦稚嫩的面庞,他只好叹了口气,道:“敦儿呀。此话休要提起,懿哥儿虽然年长,可他身体羸弱,让他做皇帝会要了他的命,你们兄弟友善,难道就不能为兄长分忧吗?”

  孝悌忠信。这是汉室宣扬了几百年的东西。

  刘敦母妃早逝,并不为先帝喜爱,是伏太后将他一手带大。

  眼下,伏太后苦口婆心,刘敦想到往昔种种,顿时说道:“母后说的是,敦儿受教了”。

  伏太后心中一软。叹了口气,道:“是在朝会上受委屈了吗?”

  刘敦连连颌首,“大臣们虽然没有明言,可我知道,他们在等着我下罪己诏”。

  刚刚继位就要下诏认罪,对于十多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些沉重。

  伏太后皱起眉头,嘴里道:“李大将军是怎么说的?”

  “李将军并未多言,不过,我觉得他并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黎民百姓”

  伏太后心中黯然,李贤把持朝政,虽未彻底铲除异己,不过距离王莽之辈也相差不远了。

  这等权臣越是在乎百姓,刘氏皇族也就越危险。

  伏太后只是一个‘女’流之辈,她只想母子平安,不想为了汉室皇位付出身家‘性’命。

  刘协已经死了,连大汉天子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伏太后又能怎样?

  伏太后已经认命了,自从刘协暴毙,她便恨透了豪族权贵。

  若不是权贵争权,刘协又怎会毙命?

  相对于不择手段的各路豪强,李贤虽然揽权,然而,对待皇族却照顾有加。

  这样一个人,明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有碍于江山社稷,可是,伏太后却怎么也恨不起来。

  “敦儿,你觉得李将军如何?”

  刘敦眉飞‘色’舞:“开疆拓土,造福一方,是大大的能臣!”

  伏太后松了口气,幸好,皇帝还小,权力**不甚旺盛,这样的话,只要善加引导,也能拖延一下君臣为敌的日子。

  想到这里,伏太后循循善‘诱’:“李将军对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自然是极好的,你觉得他对我们怎么样?”

  刘敦认真地想了想,笑道:“行宫的吃穿用度样样不缺,是个忠臣”。

  皇帝毕竟是个孩子,没有太复杂的心思,这样也好,省的多费口舌,伏太后拉着刘敦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敦儿,你是天子,日后要接触很多大臣,他们有的对你忠贞不二,有的对你心怀不轨,你要学会分辨,谁对你真心,谁对你假意,对你好的,你要记在心上,对你坏的,你也要虚与委蛇,切记,不可莽撞”。

  刘敦似懂非懂,“母后的意思是说,李贤对我们好,敦儿就要对他好吗?”

  伏太后心中黯然,她不敢宣扬君臣之道,只得颌首说道:“是这个道理,你是大汉天子,李贤是大汉将军,只有君臣和睦,上下一心,社稷才能长稳”。

  “敦儿明白了”

  希望你能真的明白吧,伏太后心情低落,嘴里道:“琅琊突发地震,这是天灾,不是你的错,不过,如果群臣执意下诏,你也不要反对了,署名发诏便是”。

  刘敦心中不爽,“敦儿知道了,可是,母后,这时候不应该赈济灾民吗?难道这罪己诏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你不是让李将军负责赈灾事宜了吗?他一心为民,你就不要担心了”

  刘敦微微颌首,“我知道了,李将军有他的责任,我也有我的责任”。

  恍然间,刘敦好像长大了些。

  伏太后五味陈杂,“敦儿长大了,你以后会是个好皇帝的”。

  刘敦很是高兴,“母后,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

  第七百零三章 议事

  一直以来,刘协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大汉天子。

  身为天子,必须掌权,否则的话,‘奸’臣‘弄’权,百姓肯定过不上好日子。

  刘协认为,过去的几十年,正是因为天子大权旁落,权臣‘操’‘弄’朝纲,所以才使得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其实,州牧割据也好,暴民谋反也罢,这一切的一切,只要他重掌大权,一定可以彻底扭转。

  取代李贤,刘协有信心让麾下臣民过上好日子。

  可是,徐州、青州的乡民却让颠覆了刘协的观感。

  官府轻徭薄赋,百姓感恩戴德。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李贤做的足够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