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1408)

  刘敦也慌了手脚,说到底,他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天子,蝗虫之害,他早有耳闻。

  每一次虫灾出现,意味着千里饥荒。

  “大将军,这可如何是好?”

  李贤朗声说道:“蝗灾并非不可战胜,只要举措得当,必可一绝后患”。

  “荒谬,蝗虫一出,遮天蔽日,寸草不生,若有举措,为何不见先人留存?”

  李贤知道,文武百官对蝗虫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他们觉得这玩意儿是上天降下的神罚。

  既然是神罚,如何抵抗?

  只能咬牙承受,至于蝗灾造成的损失,百姓也好,朝廷也罢,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甚至有官吏在朝会上如此宣扬,“陛下,蝗虫乃上天之使者,我等当奉之以庙宇,四时祭祀,如此当可消弭祸患”。

  李贤怒发冲冠,“信口胡言,祭奠蝗虫,亏你还想的出来”。

  “大将军何出此言,我等为君分忧,有何不妥”

  李贤气极反笑,“为君分忧是吧,祭祀蝗虫是吧,要不要打一个赌,如果祭祀蝗虫,依旧为其所害,那该如何是好?”

  “这,兴许是祭祀之心不诚,祭祀之物不够丰盛”

  “放屁,把你的心挖出来祭祀才够虔诚吗?”

  “李贤,你放肆”

  “真正放肆的人是你,祭祀蝗虫,只会让百姓心生恐惧,不敢放手灭虫,在我看来,阻挠灭虫之人,不是‘奸’贼,便是逆匪,当杀之!”

  那人没想到李贤说杀就要杀,他浑身颤抖不已,忽而一个‘激’烈跪倒在地,向刘敦求救,“陛下,陛下救我”。

  刘敦也觉得祭祀蝗虫之人该杀,如果祭祀有效,岂不是说他那这个天子又得承担责任?

  “大将军,你有灭虫良策?”

  李贤微微颌首。

  刘敦大喜,“计将安出?”

  真正的历史上,直到玄宗姚崇当政时,才破除了民间对蝗虫的恐惧。

  姚崇提出以火焚烧法,大见奇效。

  不过,眼下飞蝗尚未成灾,还没到大规模需要放火的程度。

  思来想去,李贤不得不斟酌词句,提出另外一个法子:“陛下可令国渊驱赶家禽至飞蝗之地,以观其效”。

  刘敦将信将疑,“此计可成?”

  李贤又道:“若是蝗灾已成规模,可让百姓在田间燃火,如此也可灭蝗”。

  天子尚未颌首,朝中已经有人跳了出来。

  “大将军,‘春’秋战国以来,先贤无数,然而,无有一人胆敢直言灭蝗之事,如今,大将军直言灭蝗,下官斗胆,只问一句,若是蝗灾不减,该当如何?”

  李贤似笑非笑:“你觉得我该怎样?”

  “无他,只要大将军坦承过错即可”

  “喔?我有何过错?”

  “‘激’怒上天之使,增加百姓之苦,这便是大错”

  李贤大笑,“好,我也问你一句,若是蝗灾已除,又该如何是好?”

  那人不肯直言,只是狡猾地说道:“若是如此,那便是上天之德,万民之幸”。

  听到这里,天子刘敦都觉得嗤之以鼻。

  感情出了问题就是李贤的责任,有了好处就是老天爷的赏赐?

  李贤摇了摇头,道:“上天自然有好生之德,我只是问你一句,若是蝗灾已除,你当如何?”

  那人没想到李贤如此咄咄‘逼’人,当着朝臣的面,他只好梗着脖子说道:“若是蝗灾断绝,下官当自裁已谢上天!”

  李贤好整以暇地说道:“好,我记下了,希望不要忘记今日之言”。

  那人浑身发冷,不过,只是片刻他便宽慰自己,李贤是在吓他。

  自古以来,从未听说过蝗灾可以彻底根除。

  李贤如此,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只是,真的如此吗?

  李贤自然不打没把握的仗,“请天子制诏”。

  适才李贤那番表态,吓坏了其余大臣,蝗灾能否灭绝与他们没有本质的关系,他们可不想赔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无人阻拦,刘敦微微颌首,道:“制诏冀州太守,着其依李贤之议”。

  “喏!”

  一场朝会就此落幕。

  会后,刘敦将李贤留下。

  “大将军,那灭蝗之策真的能够成功吗?”

  李贤微微颌首,“千真万确”。

  “大将军怎么知道?”

  李贤笑道:“幼时曾听先师教诲,所以铭记在心”。

  刘敦很是好奇:“不知先师名讳?”

  李贤故作迟疑,“还请陛下恕罪,先师不肯直言其名,我也不知其名讳”。

  刘敦有些惋惜,“那倒是可惜了,我还打算灭蝗之后,为其修祠呢”。

  “陛下,先师不在乎这些虚名,只要百姓受益,他便知足了”

  “真是大才呀”

  李贤不置可否。

  会后没多久,李贤便使人飞鸽传书,将灭蝗之法告于国渊知晓。

  国渊将信将疑,他按照李贤的法子,驱赶家禽入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