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1449)

  “正有此意,管他中与不中,来了下邳,定要尝尝原汁原味的仙人醉!”

  “哈哈,此言甚合我意”

  董允与费玮俱非常人,他们知道,既然已经考完了,再去伤‘春’悲秋毫无意义,倒不如痛快享受一番。

  与董允这般想法的士子不在少数,他们纵情高歌,畅快痛饮。

  有得意者,自然也有失意者,在下邳城的角落里,有的士子背着竹篓,哭丧着脸,临考之前,他们意气风发,以为自己必中,可是,考过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所学知识实在是匮乏至极,幸好,此行也不算一无所获,最起码,还有一身衣物,二百文钱……

  一晃过了七天,距离揭榜还有三天的时间,李贤将田丰、沮授等人召集到一处,了解详情。

  “沮院丞,你先把情况给大家介绍一番吧”

  沮授微微颌首,道:“此次开考,共有八万三千六百七十名士子参加,废卷有一万两千份,多数是字迹模糊,认不清名姓,剩下来的七万份试卷当中,只有五千人答出了最后两题,其中,多有滥竽充数者”。

  “嗯,规矩就是规矩,废卷虽然多了些,可是,让士子们长长记‘性’也是不错的,待会儿将各个号房内的废卷集中到一处,统一公示,省得士子们叫嚷不公”

  “喏!”

  “此次评选,依照优劣评出名次,前五千名者准许面试,如果面试不过,往后递补,直到选出合格者”

  “喏!”

  李贤环顾左右,“大家有什么意见?”

  “使君,我觉得参加遴选的‘门’槛太低了,有的士子连字都认不全,也来浑水‘摸’鱼,这样的士子,纯粹‘浪’费资源”

  李贤微微颌首,“这只是第一次,难免有些考虑不周,往后我会逐步提高‘门’槛,‘精’简参考士子”。

  “考官评选,全在乎一念之间,如果考官徇‘私’枉法,遴选无才之人,这又该如何?”

  “重打三十大板,开革出去,永不录用”

  “如何避免此事?”

  “每个考场可以设立主考、副考,副考阅卷之后,主考随意‘抽’取检验,若有疑问,可以‘交’由沮院丞定夺”

  沮授等人称赞不已,他们没想到李贤竟然能想出这么多法子。

  乍一听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仔细考量,却发现句句都是金‘玉’之言!

  “使君大才,我等佩服!”

  李贤来自后世,科举考试中各种制度,他耳熟能详。

  什么糊名法、搜身法、夹带法……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李贤会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完善考试制度。

  至于几千年后科举制度会不会落后,李贤管不了那么久。

  难道现在来个九年免费教育就与时俱进了?李贤不那么想,不同的时代,意味着环境、局势大不相同。

  对于汉时的百姓而言,他们对粮食的渴望远远大过于对知识的渴望。

  知识改变命运,粮秣决定命运。

  如果连粮秣都没有,老百姓饿着肚子,谁能指望他们学到什么高深的知识?

  超前的并不一定都是好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众臣面前表现了一番,李贤很是志得意满,他笑道:“我决定在徐州、青州设立书院,这一次落考的士子可以择一入学”。

  “使君,书院免费提供食宿?”

  “不错,只有免除士子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心无旁骛地学习”

  田丰摇了摇头,道:“使君恕罪,我有一言”。

  “喔?请讲”

  “数千名士子每日所耗的粮秣虽然不多,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库房内的粮秣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如果他们游手好闲,只怕会滋生他们的惰‘性’呀”

  李贤笑道:“元皓所言极是,为了避免士子‘混’吃‘混’喝,每一个月,学院都会组织考试,连续三次不合格者,将会清退出去,至于留下来的士子嘛,可以让他们誊抄书简,也可以论调为郡县书吏,我还打算设立‘蒙’学,由这些士子担任教学,你们觉得如何?”

  众人大笑:“使君高见,我等佩服!”

  “嗯,对了,这一次参加遴选的郡望士子可有名录?”

  沮授微微颌首,“已经使人誊抄出来了”。

  “名册一定要保存好,这可是紧要物事,必有大用!”

  沮授虽然不明所以,却还是应诺下来

  第七百三十一章 结果

  朝廷公开取士,短短几十日的功夫便有八万士子涌往下邳,消息传出,天下皆惊。,:。

  八万士子是一个什么概念?

  整个大汉朝,识文晓字的士子不过四十万上下,李贤只用一个“公开取士”的名头就吸引了二成的士子,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李贤把持的朝廷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郡望豪族的承认。

  无论各地的豪强愿意与否,李贤的地位都已经坚不可摧。

  接下来,只要公开取士的过程不出什么大的纰漏,李贤将一举收敛人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