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1454)

  按照李贤的吩咐,新晋进士有一个月的探亲假,也有殷实的安家费。

  一个月后,真正愿意为官的士子们需要签订一年的契约,也就是说,一年之内,他们需要待在官职所在的地方,不得擅动。

  虽说此举引起诸多非议,可是,碍于李贤的强势,士子们很快也就不了了之了。

  董允、费玮都没有回家,他们打算往青州一行,增长见闻。

  毕竟,青州才是李贤的根基所在,据说,那里百姓路不拾遗,颇有古风,董允很是向往。

  将军府,李贤正在接见张辽、高顺。

  陈留城下,曹丕一场大水淹死了一万五千名精锐军卒,张辽、高顺所部兵马险些全军覆没。

  事后,李贤虽未出言苛责,可是,张辽、高顺却觉得心中有愧。

  若不是出了水淹三军的事情,陈留城早已经一战而下。

  只要夺下陈留,兖州之地将尽入李贤之手。

  可是,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一场大水改变了。

  甫一见面,张辽便单膝着地:“使君,我等疏忽大意,以至损兵折将,误了大事,请使君责罚!”

  高顺低头附和:“请使君责罚!”

  李贤搀起二人,道:“兵无常势,谁能想到曹操会破釜沉舟,出此狠招?陈留之败,责任不在你们,是**之过急了,完全忽略了曹操的想法,濮阳一丢,曹操已经无路可退,他作出这等事情,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是我大意了”。

  “使君!”

  张辽、高顺很是感动,他们没想到,都到了这时候,李贤依旧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就算是吕布吕温侯也做不到这种程度吧?

  明明损兵折将,可是,在李贤身上却感受不到半分怒意,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包容。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必有大胸襟,如果说,之前张辽还有投机取巧的心思,那么,从一刻起,他对李贤已经有了敬服之心。

  李贤确实没有生气,在他看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徐州兵多将广,即便损兵折将在李贤眼中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只要张辽、高顺还在,精锐丢了还可以再练出来!

  当然了,如果两位大将都折损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二位将军,你们觉得,关中如何攻取?”

  张辽、高顺对视一眼,最终,还是张辽开口说道:“使君,关陇之地乃秦汉龙兴之地,此地民风彪悍,若要强行攻打,只怕犹未不易”。

  李贤微微颌首,“嗯,关中是曹操最后的根基,他会誓死相守,这一点我心中有数”。

  “既然使君心中有数,末将便直言了,自古以来关中三条道,一道走南阳郡,经武关道入关中,一道从武都郡出祁山到陇西,再沿渭水进入关中,另外一道就是由午道、褒斜道穿越终南山进入,三条道路各有优劣,如果大军进犯,武关道最为便捷,这里官道宽敞,便于行军,如今南阳已夺,正是入关的最佳时机”

  “嗯,你接着说”

  “出祁山进入天水郡,这条道路不可考虑,因为,此线太过遥远;褒斜山道也不利行军,所以,末将看来,余者皆不可取,唯有南阳入关方可一试!”

  李贤笑着摇头,“你忘了一点,如果我从并州进军呢?”

  张辽瞋目结舌,半晌之后方才说道:“使君奇思妙想,末将自叹不如,只是,如今马腾、韩遂征战不休,若是我军进犯,西凉军横插一脚,又该如何是好?”

  李贤胸有成竹,“无妨,我自有应对之策!”

  “若是如此,并州也是一招妙棋,曹操必将防不胜防!”

  第七百三十三章 阎行

  曹‘操’、孙权、刘备,这可是李贤最为忌惮的三个人物,如今刘备已死,孙权敌友未分,只有曹‘操’是当前大敌。

  一直以来,李贤都在想法设法地消灭曹‘操’,这一点众人周知。

  按理说,曹‘操’只剩下区区河东之地,不足为惧。

  可是,从后世而来的李贤却深深地明白,曹‘操’才是真正的枭雄。

  关中土地‘肥’沃,又有地利之便,如果曹‘操’一心死守,徐州军很难占据上风。

  为今之计,只有趁着曹‘操’休养生息之际,攻其不备,才可以收获奇效。

  如何攻其不备?

  南阳已被李贤收入囊中,为防徐州军从南进犯,曹‘操’一定会加强豫州的防守,这种情况下,大军绕道并州,由北往南推进,这便是李贤琢磨许久的主意。

  张辽、高顺俱是并州人士,他们听到李贤的计策都有些意动。

  “使君,并州民风彪悍,我愿戴罪立功,以作先锋”

  李贤尚未表态,高顺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愿,“某依愿往!”

  李贤故作犹豫之‘色’,“可是,并州军折损严重,如何对敌?”

  张辽‘挺’起‘胸’膛,信心十足地说道:“使君宽心,昔日我张文远在并州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只要我到了并州,定为使君整出一支‘精’锐!”

  高顺为人内敛,他没有张辽的锐气,当下只得闭口不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