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1504)

  “关羽在此设伏,你们可有折损?”

  “有劳将军费心了,我等并无大碍”

  张绣微微颌首,这时,胡车儿将魏延引来,道:“将军,这是义阳魏延,从诸葛亮军中而来。”

  张绣并不意外:“诸葛亮军中还有多少人马?”

  “中军两千,后军两千,四千人马左右”

  “军心士气如何?”

  “连番落败,士气低落”

  “军械辎重如何?”

  “军械富裕,只是粮秣不多了”

  “依你之见,诸葛亮要去哪里?”

  “诸葛亮颇为谨慎,只与关羽商议去向,至于他们到底藏身何处,末将不知”

  张绣微微颌首,“也罢,武陵蛮族实力大损,诸葛亮没了依靠,必定会离开,山中补给不易,大队人马长期留守消耗极大,袁忠,我给你三千兵马,务必盯紧诸葛亮的一举一动,若有可能,将其击杀!”

  “喏!”

  “切记,不可以与关羽斗将,你不是他的对手,切记,诸葛亮阴险狡诈,你一定要慎之又慎”

  “喏!”

  袁忠接下军令,正要离去,这时候,魏延开口了,“将军,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绣饶有兴致:“但说无妨!”

  “刘军虽是残军,可是,关羽却有万夫不当之勇,非上将不能敌也,加上一个智谋无双的诸葛亮,四千兵马绝非等闲视之”

  “那你倒是说说,我该如何行事?”

  “山中粮秣不多,与其一味追踪,损兵折将,倒不如放他离去”

  胡车儿瞪大了眼睛,“你这厮莫不是诸葛亮派来的奸细?不然怎么会为他开脱?”

  袁忠更是破口大骂,“贼子,其心可诛!”

  魏延倒是不动声色,他仔细盯着张绣的一举一动。

  张绣微微一笑,道:“魏延,你一定知道诸葛亮的去向!”

  魏延迟疑片刻,方才微微颌首,“不错”。

  袁忠大怒,“还不速速道来”。

  魏延不发一言。

  张绣斥住袁忠,道:“不必逼他,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也,魏延既然悬崖勒马,我便信他”。

  魏延很是感动,“将军!”

  “好了,无需多言,收兵回程吧”

  袁忠瞋目结舌:“将军!”

  “你也一道回去吧,不必追逐了,我相信,魏延不会骗我们”

  “可是他只是新降之人,疑点重重呀”

  张绣提高音量,“我说了,我信他!”

  众人再不敢言。

  张绣又道:“只要拔掉向宠这根钉子,我们便回转荆州”。

  众将大为意动。

  出来这么久,嘴里都快淡出鸟了。

  若能打道回府,倒也是桩美事。

  想到这里,众人看向魏延的眼神也不是那么讨厌了。

  最起码,若不是魏延主动投效,说不定大家伙儿还得在山中转悠几个月。

  没酒没肉没女人的日子,只是想一想就觉得难受的很……

  河东郡,曹操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上党郡的失守,意味着冀州军可以自北南下,长驱直入,最新战报传来,韩遂、田楷已经派兵围住了函谷关。

  函谷关地处地处“两京古道”(长安、洛阳),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此地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都是发生在函谷关的战事。

  章武三年,函谷关注定不会平静。

  冀州军出现的太过突然,曹军虽然有所防备,然而,守军却严重不足。

  当冀州军大军抵达之际,关城守军只有三千人。

  幸好,关内粮秣宽裕、军械完备,这才让守军有了坚持的底气。

  如何夺关?

  田楷苦思冥想。

  如今函谷关有三处关墙,一处为秦关,另外一处便是汉关,也就是楼船将军杨仆建造的新关。

  新关的建造有一个典故,大汉建国之处,人人以关内人为荣。

  如何区分关内关外呢,函谷关便是界限,楼船将军杨仆,原籍函谷关以东的新安县,别人说他是关外人,他深感不快,就尽捐家资,于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在新安县城东也修起了一座雄伟的城池,人们称它为汉函谷关。有了这座新关,杨仆也就成了关中人了。

  第七百五十五章 栽赃

  洛阳西南,尘烟腾空而起。

  这里有一条官道盘旋在河谷之间,从函谷关到洛阳府,这里是必经之地。

  自从青州军突袭而至,大军围蜡谷关,河南郡、冯翔郡便赶筑军寨,数以万计的民夫忙得脚不沾地,试图打造出一道铜墙铁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