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样的奖惩制度,流民们的积极性极高。
当然了,为了杜绝“恶霸”出现,李贤还告诉流民,一旦发现有“好吃懒做”、“恃强凌弱”之徒可以立刻上报官军,对上报者,重重有赏。
流民的惫赖之风大减,没有人敢顶风作案。
好不容易从青州逃到这北海境内,真要是被赶出去,万一黄巾军再杀回来,谁能保护他们?
曹孟德的兵马依旧在跟几十万黄巾征战不休,谁也不知道战争哪一天才能够结束。
与其在青州等待不可知的命运,倒不如在这北海国用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
官军的头目李贤虽然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规矩,可只要流民安安稳稳做事,也从来没见到他随意责罚过谁。
就这样,在李贤的严密监管下,青州的流民营没出一点纰漏。
远在都昌的孔融每日里都过的提心吊胆,防民之心甚于防川,他生怕一觉醒来,听说青州流民已经涌到了都昌城外,那样的话,李贤百死莫辞。
现在,李贤把事情办的很是漂亮,孔融悬着的心也渐渐放回了远处,他开始琢磨着,挑选个良辰吉日,让李贤成婚。
新娘的人选孔融已经找好了,孔家的一个远房闺女。
听说成婚的对象是李贤,女方的家人都很是满意。
聪明人都看得出来,李贤虽然出身寒门,但前途不可限量,这时候与他结亲,利大于弊。
至于李贤悔婚的可能,孔融压根就没有想过,这样一个改变身份的机会,没有人会错过。
又过了三五日,李贤听说曹操又派了人马过来,随行的还有几十辆大车。
看模样,曹操是认栽了。
李贤大喜,当日,他拉着太史慈喝了一夜的酒。
翌日一早,军营外传来一阵马蹄声。
轮值的军卒大声喝斥:“来者何人!打马且住!”
马上骑卒勒马而起,大声说道:“我乃曹使君麾下军校,这里有一封书信,是曹使君让我转交给李县尊的,还请几位兄弟通禀一声”。
军卒不敢怠慢,急忙逐级上报。
得知消息之后,李贤破口大骂,曹操这是离间计呀。
书信的内容不必看,一定是褒扬赞誉之词,如果孔融起了疑心,那曹操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可令人恼怒的是,即便李贤知道这是离间计,可却也不好拒之不收,那样的话岂不是更显得心中有鬼。
“好一个曹操曹阿瞒,真不是个省油的灯啊!”
横竖躲不过,李贤反倒想开了,他踱出营房,大剌剌地喝道:“谁是曹孟德的信使?”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曹阿瞒的离间计
东莱军的装束跟曹军的穿着截然不同,谁是自家人,谁是外人,这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
李贤之所以大呼小叫的,就是想告诉所有人,他跟曹操不熟。
哪知道,曹军军校根本不吃这一套,听闻李贤的呼喊,他眼睛一亮,翻身下马,笑道:“李县尊,久仰了,我家使君对你可是多有赞誉呀”。
李贤眉头一挑,没好气地说道:“别废话了,有事说事,无事请回”。
曹军军校也不恼怒,他依旧笑脸盈盈地说道:“李县尊莫急,使君让我给您代个话,只要您有闲暇的时间,随时可以到兖州去,使君必定扫榻以待”。
老子可不搞基!李贤很想喷这军校一脸,他强忍着心头的怒意,嘴里道:“老子在北海国待的好好的,去兖州干嘛?嗯?你没事了?没事请回吧”。
那军校没想到李贤竟然如此油盐不进,不过,他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想到这里,他从袖中摸出书信,递给李贤,嘴里道:“这是使君的书信,请县尊过目”。
李贤随手接了过来,然后随便指点了一个书吏,道:“来,你过来,念给我听听”。
那书吏应诺而来,拿起书信便念出声来。
内容与李贤想象的一样,都是充满了褒扬溢美之词,其中,还露骨地表示,兖州需要李贤这样的人才,只要过去,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曹军军校又失策了,谁也没想到李贤竟然还有这一手。
好嘛,你曹操不是要离间嘛,人家李贤根本就不看信,反而让一个毫无关系的外人来念,这说明什么?说明李贤问心无愧。
书吏抑扬顿挫,将书信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念出声来。
这一下,四周的军卒可全都听见了,就算李贤原本想投靠曹操,也决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
听罢书信,李贤忽而笑道:“儿郎们,告诉他们,孔使君待我们如何?”
胡庸脑筋难得活络了一次,他大呼出声:“恩重如山!”
四下里的军卒当即群起响应“恩重如山!”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李贤很是满意,“对,孔使君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又怎能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啊呔,这位谁谁谁,你回去转告曹孟德,他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如果他要是想让我做那无情无义之徒,我李贤只能说抱歉了,来人呐,送曹军使者离开!”
“喏!”
话音未落,十多名膀大臂圆的东莱军卒便涌上前来,大有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的模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