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215)

  “喔?还有这样的奇人?”

  “嗯,使君稍待,我这就把他唤来”

  “好!”

  得了李贤的许可,梁益健步如飞,没多久就拉着一个腼腆的少年原路回返。

  “马钧,快,见过使君,你不是一直想瞧瞧水车吗?我跟你讲,那水车的图纸就是使君绘制出来的!”

  马钧有些结巴,他见了李贤,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半晌才憋出一句完整的话:“马钧见过使君”。

  李贤下意识地颌首致意,忽而,他惊讶地问了起来:“什么?你说你叫什么?”

  马钧显得更紧张了,“马钧”。

  “你是哪里人士?”

  “祖籍扶风”

  李贤大喜,对上号了,他没想到三国时期第一发明家就在自己的匠工营中。

  这叫什么?这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能够改进诸葛弩、研制水车、改良织绫机的人物,去搞矿石冶炼,虽说跨度有些大,可想必也不在话下才对!

  想到这里,李贤迫不及待地问道:“你懂得矿石冶炼?”

  马钧颌首,道:“家父曾在兖州矿冶监担任匠工”。

  “那你可曾懂得甄别矿石?”

  “年幼时曾跟随家父去矿山上挑了几次铁石,是否好矿,小人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哈哈,成了,老梁,我跟你讨要个人,这马钧我要了,你再去‘抽’调一百名铁匠,五十名木匠,我要借用一些时日”

  “使君说笑了,整个匠工营都是你的,你挑谁选谁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话是那么说,可规矩还是要遵守的,你跟那些‘抽’调出来的匠工说清楚,每人每月增加五百钱的差旅费”

  “啥?啥叫差旅费?”梁益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差旅费的说法。

  李贤颇有些恶趣味的笑道:“就是为了补偿匠工们长途跋涉之苦,特意给他们增加的辛苦钱”。

  这么一解释,倒是言简意赅。

  只是在梁益听来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士农工商,这是主流社会上各阶层地位的排列顺序,匠工们的地位其实还在普通的乡民之下。

  李贤能够给匠工营开出那么高的工钱,匠工们已经乐不可支了。

  秉承为李贤考虑的想法,梁益低声说道:“使君三思,匠工营的俸禄,放眼整个大汉朝都是独一份,依我看啊,那差旅费能省就省了吧,反正都是为使君做事,没有人敢‘乱’嚼舌根的”。

  李贤微微颌首,道:“不妨事,不过是些银钱罢了,我李贤从来不会亏待用心做事的人,嗯,就这么定了吧,明天你就把名单送到我那里,后天他们就得出发了”。

  “敢问使君,不知道他们需要去哪里?”

  “牟平,距离都昌城不过两百里”

  梁益松了口气,道:“好,这样的话,匠工们若是问起来,我便心中有谱了”。

  李贤应了一声,又随意在营中转了一圈儿,他发现,单独面对他的时候,马钧总是显得很紧张,可一旦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他立刻就会打起‘精’神。

  真是个技术狂人!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去牟平的人选

  离开匠工营之后,李贤派人给马雍稍了个口信,让他即刻赶到剧县。

  在糜氏的帮衬下,马雍的商队一年来扩展的极快,他们的足迹遍布青州、兖州、河北、徐州等中原各地。

  商队主要贩卖北海特产鱼干、高粱酒,有时候也偷卖一些淘汰的军械品。

  这些军械多数都是李贤在战场上缴获所得,真正的‘精’品东莱军都已经留了下来,剩下来的都是弃之不用的货‘色’。

  比如说,角弓,在匠工营的劳作下,李贤军中已经有两千人装备了长弓,有了‘射’程更远,更省力气的长弓,谁还稀罕角弓?

  不过,李贤看不上的货‘色’,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乱’世来临,乡堡村寨都试图自保,他们往往会想法设法的购买一些武器。

  长枪、长矛只能近战,唯有角弓之类的远‘射’武器才可以算得上攻守兼备。

  不过,除却‘射’程极短的猎弓之外,等闲的军用角弓乡民们根本难得一见。

  如果谁家的乡堡中有三五十支角弓,那腰杆绝对会硬起来。

  因为,角弓对于乡民来说已经是难得的杀伤‘性’武器了,他们只需要付出一些土特产,便可以从马雍的商队里以物易物,等价置换。

  实惠的价格让地方豪强们甘之如饴,毕竟,商队完全可以把价格抬得很高,可马雍遵从李贤的吩咐,并没有那么做。

  这样以来,不少地方豪族都对李贤生出了好感。

  马雍赶到剧县的时候,李贤把一张手绘的图纸‘交’给了马钧,让其着手研制。

  图纸上的东西是个形似公‘鸡’模样的车子,马钧虽然满腹疑问,可还是动手做了起来。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李贤虽然是个外行,可却不妨碍他看热闹。

  无论是取材、量木、钻孔,还是衔接、牢固,马钧都做得像模像样,让人挑不出‘毛’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