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324)

  太史慈饶有兴致,“喔?怎么个拼法?”

  “且不管曹‘操’怎样,也不管他玩不玩‘花’样,我们只管打我们的!”凭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太史慈复述了一遍,顿时觉得此言绝妙,他笑道:“维中大才,出口成章,我不如你,只是这样以来,我们岂不是要担负擅起战端的恶名?而且,曹‘操’是打着为父寻仇的名号,我们干涉其中,怕是会引来他人非议”。

  “如果是曹军越境挑衅呢?”

  太史慈大为不解,“曹军主力尚未抵达,曹军又怎么会挑衅?”

  李贤大笑:“假作真时真亦假!”

  太史慈眼前一亮,道:“那便妥了,只要让国相面上过得去,这事情便妥妥的”。

  二人又商议了一番细节,最终各自回帐入睡。

  自始至终,李贤与太史慈都没有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万一曹‘操’不出兵该怎么办?

  李贤穿越而来,知道曹‘操’怒火中烧,攻占下邳之后屠杀了数十万徐州军马,所以他丝毫不担心曹‘操’会不来。

  太史慈的想法就更简单了,曹‘操’此人睚眦必报,杀父之仇这等不共戴天大仇,无论如何都没有回旋的余地,由此可见,曹军出征复仇已是必然。

  陈留城,曹‘操’早已经誓师出征,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往徐州而来。

  沿途间,荀彧向曹‘操’进言,道:“北海国李贤、太史慈俱是一时豪杰,还请主公多加防备”。

  曹‘操’微微颌首,道:“若不是张闿此贼杀我老父,我这便去寻那孔融的麻烦,不过,荀先生所言我已经记下了,等夺了徐州之后,我会北上北海国,夺了孔融的基业,让李贤、太史慈成为丧家之犬”。

  “徐州虽然富庶,却是四战之地,主公若是一战而下,自然皆大欢喜,怕就怕耗时日久,那样的话,我军长途跋涉,所耗钱粮颇多,自然是比不过陶谦的”

  “荀先生所言我已经明白,这一次我是为了报仇,想必不会有不开眼的家伙前来滋扰,只要没人他人牵绊,区区徐州军马,土‘鸡’瓦狗尔”

  “主公莫忘了,李贤麾下兵马已有一万五千人”

  曹‘操’不屑,“这又如何?”

  “孔融与陶谦关系不浅,李贤极可能挥兵援助徐州”

  曹‘操’怒极而笑,道:“好,某家正怕他李贤不来,他不来便罢,若是敢来,我曹孟德一定让其死无葬身之地”。

  “据说陶谦陶恭祖身边有一支丹阳‘精’兵,主公不可不防”

  丹阳兵卒的厉害曹‘操’早有耳闻,对此,他好整以暇地说道:“不妨事,不过是千余兵马罢了,有虎豹骑在,何惧丹阳兵卒?”

  荀彧知道曹‘操’刚愎自用,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几乎很难改变,当下便主动请辞,道:“粮秣一事事关重大,我愿坐镇后方,为主公筹备粮秣,如此可好?”

  曹‘操’也在顾虑谁留谁守粮道,曹昂虽说未及弱冠,不过早已经体现出了非凡的才能,由他留守是曹‘操’再三考量过后的选择。

  不过,曹昂毕竟岁数不大,若是没有人在旁看护,既有可能有所疏漏。

  可若是有荀彧辅佐,曹‘操’相信,后路无忧!

  “文若做事,我自然是放心的”

  曹‘操’一句话便定下了荀彧留守后方的基调。

  ...

  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操亲至又能奈...

  荀彧原本是打算让曹‘操’先解决李贤的东莱军,然后再集中‘精’力对付徐州军的,哪曾想,曹‘操’对徐州的渴望远远大过于征伐北海国的意图。

  在确定曹‘操’不会因为自己的想法而改变的时候,荀彧便萌生了退意。

  懂进退是谋士的安身立命之道。

  荀彧为人聪慧至极,自然不会与曹‘操’争吵。

  既然功法徐州已成定局,荀彧便不再多费口舌。

  不过,荀彧毕竟也有自己的脾气,曹‘操’没有采纳的计策对其来说也是一种无言的否定。

  为曹‘操’筹备钱粮,坐镇后方不过是一种措辞罢了,荀彧只是想借故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

  荀彧的意思,曹‘操’或多或少都猜到了些,不过,他这人一向如此,愿意询计问策的时候,哪怕别人说的太多,曹‘操’都会认真去听,可一旦曹‘操’心情不佳,有了决断,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会置之不理。

  徐州虽是四战之地,可郡内产盐,百姓富足,只要将其夺下,曹‘操’有把握赚个钵满盆盈。

  有道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尚未执掌兖州之前,曹‘操’只想一个劲儿的增强实力、招兵买马,可现在,兵马已过十万之数的曹‘操’开始意识到,仅仅凭借兖州一州之地要想养活如此多的兵马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黄巾肆虐过后,兖州百废待兴,若不是曹‘操’攻伐袁术,掳获了不少钱粮米粟,此番大军出征,说不定曹军连足够的粮秣都凑不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