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李贤在担任夷安令的时候,麾下民众安居乐业,广垦田地、商贾云集,不长的时间便使得夷安一跃成为北海国内第二大城池。
这样的一个人物若是不曾婚配可就好了,只要与其联姻,便能通过婚姻的纽带将双方的关系联络到一处,增进彼此。
只可惜,孔融孔北海眼光毒辣,先下手为强,竟然为李贤配了正妻!
李贤可不知道自己已经成功赢得了陈登的好感,他只是在盘算着下一步的动向。
奔赴下邳,阻止曹‘操’屠城之举,这是主要目的,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东莱军势必要与曹军‘交’手,那时候,两万名东莱军能够抵得住七万曹军的攻击吗?
曹‘操’可不是夏侯渊,他麾下人才济济,随便喊出来一个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
去他娘的,怕个鸟!
李贤咬咬牙,心中叫嚣起来:“卞喜兄弟二人何等的猖狂跋扈,最终还不是死在了老子手中?夏侯渊又是如何的勇武无双?还不是死透了?事在人为,那曹‘操’也不是三头六臂,到时候,只要徐州兵马能够稍稍吸引一下曹军的注意力,这边厢,李贤有把握立于不败之地!”
两万名大军浩浩‘荡’‘荡’的行军开,沿途间自然没有不开眼的宵小之辈敢来滋扰。
这时候,夏侯渊万余兵马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在方圆几十里之内的范围传遍了。
无论是泰山郡还是徐州军的军民百姓都知道了李贤三败夏侯渊的典故。
在众口相传的舆论里,就连杀死夏侯渊的大将都由赵云变成了李贤。
与此同时,李贤二胜夏侯渊的捷报刚刚传到都昌城。
孔融一直担心曹军会趁着北海国空虚的机会前来进攻,看罢捷报之后他疑‘惑’尽去,当即眉飞‘色’舞,连道:“李贤、太史慈真乃我北海国骁将也!”
一路紧追慢赶,乐进、李典的兵马还是与东莱军的斥候遭遇了。
一番‘激’战过后,东莱军斥候最终凭借马镫、马鞍、马蹄铁的便利大占上风,甚至俘虏了一名曹军士卒。
李贤听闻详情之后‘阴’沉着脸,问道:“曹军有多少人马?”
“回都尉,据说人数不过六千,其领军大将一个叫李典、一个叫乐进”
李贤心道,好家伙,乐进可是五子良将之一,那李典更不是善茬,据说其人稳重好学,是一名儒将,啧啧,为了对付自己,曹‘操’还真舍得下血本。
其实,李贤还是低谷了自己,如果曹‘操’知道夏侯渊的死讯,他一定会亲自领军杀入泰山郡,为夏侯渊报仇!
对曹‘操’来说,夏侯渊与其说是他的部下,倒不如说是他的亲族朋友。
卞喜兄弟二人死便死了,他们死后,曹‘操’正好趁机收编黄巾老卒,可夏侯渊就不一样了,他陪着曹‘操’经历了风风雨雨,是曹‘操’最为信任的大将之一。
第二百四十四章 乐进的勇 李典...
后世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颌、徐晃并称五子良将,与蜀国的五虎上将并列,同为当世名将。
眼下,于禁为李贤俘虏,张辽犹为吕布麾下部将,张颌尚在袁绍帐下,徐晃还在为杨奉效命,只有乐进隶属曹‘操’。
初平年间,李典与乐进,可以说是曹‘操’麾下除了曹氏族亲之外最得力的战将了。
此番,为了对付李贤,两将齐出,曹‘操’可谓煞费苦心。
‘抽’调八千兵马对付李贤,虽然看上去数量不多,可如果算上夏侯渊的一万多人,总共也有两万余人了。
在曹‘操’看来,以两万人马与李贤的东莱军周旋,已经可以说是万全之策了。
周旋与决战厮杀不同,只要成功拖住李贤的兵马就算达成目的。
接连失利之后,曹‘操’已经认识到了李贤的厉害,所以才下达了这道军令。
只不过,谁也不会想到夏侯渊竟然又一次败了,而且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了进去。
这一日,乐进、李典正在营中商议对策,忽而帐外有军卒来报,说外头来了一群溃卒,自称夏侯渊将军麾下。
乐进、李典对视一眼,相顾骇然,夏侯渊又败了?
“快,速速将他们带过来”
“诺!”
溃卒数量较多,如果不加甄别便尽数放入军帐,对曹军来说肯定是一个巨大隐患。
李典为人谨慎,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记着,将溃卒中地位最高的人带过来,其余的人,暂且供给吃食,不可与之过分接触”。
“诺!”
没多久,两名衣盔褴褛的军将进入帐内。
乐进个子不高,脸上却不怒自威,李典身材瘦削,看上去一脸的儒雅。
入帐之前,溃将早已经知道乐进、李典的名号,因而,入账之后,两人纳首便拜:“乐将军、李将军在上,请受我等一拜”。
“嗯,你们是夏侯将军麾下?”
“不敢欺瞒,我们二人从陈留便跟着夏侯将军了”
“喔?夏侯将军现在何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