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到了东汉末年,流寇四起的时候,官府早已经把兵员的岁数放宽了,有的时候即便不到二十三岁,依旧强行征召。
与其不明不白的被官府征召,倒不如去游檄所试试。
真要是被录用了,即免了兵役,又可缓解思乡之情。
汉朝这时候可没有网络语音视频通话什么的,更不会有手机电话,在这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能够在离家近一些的地方工作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
于是,到了游缴所募兵遴选的那一天,近千名男丁便把门口堵住了。
这场景唬得游缴所内如临大敌,他们还以为黄巾贼已经杀上门来了,哪知道却是乡民前来应募。
城门口郡守征召郡兵的告示张贴了个把月,应者寥寥,可李贤的告示只贴了三日,便应者如云。
为防意外,李贤早已经把赵家庄的乡兵全部抽调了过来。
在门口,有文吏登记应募者的名姓、身高、体材特征。
登记过后,应募者便可以领到一个号牌。
拿着号牌之后,只需要挺过一关便可以成为大汉朝介亭县游缴所兵丁了。
李贤设立的这一关既不考核力量,也不考核射术,与往常的募兵大不相同。
究竟考核什么呢?
众人只见在关卡门口立着一排兵勇,为首一人高声呼喝:“前来应募的家伙,你们都听好了,游缴立下的规矩很简单,只要听明白口令,做到令行禁止,就算你们通过了考核。”
听上去倒是简单的很,可世上真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吗?
有好事的家伙不禁聒噪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考核呀?兄弟们寅时就过来了,肚子早饿的紧了。”
兵勇没好气地呵斥一句,道:“闭上你的鸟嘴,要不是游缴大发善心,这差事哪里轮得到你们?领着号牌的家伙,到那边去列队,凑齐了三十人就可以考核了。”
应募者是弱势群体,哪里敢跟兵勇较劲,当下只得老老实实地列队去了。
三十人的队伍很快就凑齐了,虽说所排的队列很不齐整,可兵勇们却不以为意。
就在考核准备开始的时候,李贤出现了,他示意文吏一切照旧。
文吏躬身应诺过后便说道:“游缴定下的规矩很简单,只要你们能够分得清自己的左、右,那便算你们通过了。”
“啥?分左右?”
“还有这等简单的事情?”
应募者面面相觑,在他们想来,分清楚左手跟右手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怎么游缴会拿这种事情来考核,莫非是在故意放水?
许是察觉到了众人心中的疑惑,那文吏冷哼一声,道:“别高兴的太早,待会儿只怕有你们哭的时候!”
文吏可是知道这左右考核的厉害了,之前李贤让兵勇试验的时候,不少人闹出了笑话……
“左、右、右、左、左……”
二十个口令,只要成功对上一半,就算应募者通过了。
一开始,大家还没觉得有什么,可当口令更换频繁的时候,不少人忙中出错,更有脑子转的慢的家伙半晌也拐不过弯了。
考核完毕之后,三十人的队伍竟然只有六人通过了考核。
...
第二十七章 李贤等待的机会
辨得清左右是排兵列阵最重要的一环,无论是长枪阵还是以后的各种阵列都需要掌握这一技巧。
眼下,李贤这种别开生面的考核,可以最大程度上考验军卒的反应程度。
入伍之前,瘦一些没有关系,只要多吃几日军中的伙食渐渐的就能增强体质,可如果太过呆傻,那就太浪费时间了。
李贤的时间有限,他必须在黄巾军到来之前把麾下的兵马训练出个模样。
要是军卒中有太多迟钝之人,势必会拖慢整个训练计划。
因而,即便应募者怨声载道,李贤的坚持下,“左、右”的考核还是一直持续了下去。
最终,九百人的应募者,只过了一百三十人,这还是李贤放低要求的结果。
一百三十人加上游缴所内剩下的一百八十人,也不过是三百多人的样子,距离李贤订下的目标缺额太大。
无可奈何之下,李贤只得加试一项:只要提着两只九十斤重的石锁走上一百步,也算是通过。
这一下,那些心生愤懑的应募者顿时欢声雷动,不管怎么说,又多了一次机会。
看样子游缴所的李游缴果然言而有信。
经过加试,终于又多了两百三十人,这一次,李贤才算满意。
兵勇招募足了,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训练。
有赵家庄乡勇作为榜样,新来的兵卒不敢造次。
前些日子,李游缴点卯裁兵勇的消息早已经在介亭县内传遍了,连那些有背景的老兵油子说开革也就开革了,他们这些好不容易挤进来的新兵哪里有放肆的资本。
因而,出乎李贤的想象,训练新卒的计划推进的很是顺利。
所有人都把进入游缴当差看作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几乎没有偷奸耍滑之辈出现。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盐场那边的围墙完工了一大半,看样子再需要十天半个月的就可以彻底竣工了。
黄巾即将到来,李贤通过糜氏把手中的金饼全部换成了米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