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403)

  哪曾想,初掌大权的吕布得意忘形,嘴里道:“公台先生多虑了,不过是些泥‘腿’子百姓罢了,他们敢做什么?眼下曹‘操’才是当前大敌,只要灭了曹‘操’,我自然会对百姓好些”。

  陈宫为之语塞,他明白,吕布表面上对其言听计从,可实际上却刚愎自用,一旦决定了的事情,绝不会轻易改变。

  吕布以为陈宫被自己说服了,当下喜道:“公台莫忧,明年开‘春’之季便是曹‘操’人头落地之时,那时候,兖州、青州皆入我手,让百姓休养生息、轻徭薄赋,还不就是我一句话的事情吗?”

  陈宫表情淡然,嘴里道:“既然如此,那我在此预祝将军旗开得胜,大败曹‘操’”。

  吕布大笑,轻易击败曹‘操’之后,他觉得所谓的青州兵也不过如此,连带着,他对曹‘操’都多了些小觑的心思。

  狡兔死,走狗烹。

  之前,吕布惶惶若丧家之犬的时候,如果不是陈宫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蹿啜张邈迎接吕布为主,吕布说不定还在四处流‘浪’。

  那时候,吕布对陈宫奉若神明,绝无违背。

  可一旦站稳脚跟之后,吕布骨子里的狼‘性’就暴‘露’出来。

  三姓家奴的恶名不是百姓杜撰出来的,而是却有其事。

  尚未击败曹‘操’之前,吕布还觉得陈宫有大用处,所以他依旧保持必要的恭谨,等到击败曹‘操’之后,吕布顿时生出一股“不需要陈宫我也能赢”的想法。

  世上最可恨的事情莫过于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眼下,曹‘操’还没死,吕布就觉得陈宫有些可有可无了。

  陈宫何等的聪慧?吕布还没有把疏远的想法实施起来,他就有所察觉了。

  敬而远之!

  反正陈宫利用吕布已经成功将曹****了回来,虽然没能达成目的,依旧被曹‘操’屠了徐州两城,可短时间之内,曹军已经没有机会再举刀屠戮了。

  其实陈宫与曹‘操’之间并没有‘私’怨,陈宫之所以反叛曹‘操’,就因为他反对曹‘操’屠城的举措。

  选吕布做主公,并不是因为吕布多强,而是因为吕布名头最为响亮。

  若是换成刘备,说不定大耳刘可以做的更好。

  不过,陈宫却不想将这诺大一分基业便宜了刘备,他生平最讨厌虚伪之人。

  偏偏刘备就是这样的人,陈宫哪里肯对其假以颜‘色’?

  吕布在兖州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秋黄不接的年月,百姓手中仅有些过冬的粮秣。

  可为了完成上级摊派的定额任务,吕布麾下的军将便登‘门’入户,强抢粮秣,他们才不会在乎百姓的死活,只要能够完成大将军的任务,不曾短缺了他们自己的‘肉’食,便是饿死些百姓又有什么?

  参与强征粮秣事宜的军卒都是客军,他们跟随吕布出征,为的就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眼下,有了奉旨劫掠的旨意,众人自然不想放过。

  刚开始,百姓们躲闪不及,只能倒霉认栽,可渐渐的,吕布的恶名传扬开来。

  兖州的百姓要么躲入曹军治下,要么开始往外地逃窜。

  相对于其他地方,前往北海国的流民数量最多。

  众所周知,北海国一直有收敛流民的先例,之前黄巾‘乱’青州的时候,就是北海国开仓放粮,这才救下了流离失所的数万百姓。

  兖州的乡民被吕布再三‘逼’迫,颇有些走投无路的感觉。

  此时,不知道是谁将李贤的名头抬了出来,乡民们便全部奔着剧县而来。

  第一批流民出现的时候,驻守在剧县的东莱军便把情况报于李贤知晓。

  李贤不敢怠慢,急忙召唤众人议事。

  “城外兵丁来报,大股流民接近剧县,他们衣食无着,你们以为我该如何自处?”

  胡庸大大咧咧的,“不过是些流民罢了,给他们一口吃食,让他们熬过这场寒冬便是了”。

  众将深以为然,唯有周东昌莫不吭声,脸‘色’严峻。

  李贤问道:“东昌,府库中还有多少粮秣?”

  “不过两千石罢了,都尉将粮秣发卖了个干净,如果再收敛流民,只怕连军粮都将不足使用”

  李贤干笑不已,之前,公孙瓒前来购粮的时候,李贤确实拿出了千余石粮秣,那时候他压根没有想到流民的事情。

  “元直先生以为如何?”

  徐庶吁了口气,道:“流民非救不可,我听闻他们本是慕名而来,如果都尉将其拒之‘门’外,之前好不容易积攒下的名声只怕旦夕间便要毁于一旦”。

  李贤叹了口气,在这年月里,如果一个人的名声要是臭了,那他将寸步难行。

  可剧县的粮秣已经不多了,再多出几千张吃饭的嘴,米粟的消耗速度必将大大增加。

  难道只有向都昌求援这一条路可走了吗?

  “与辽东‘交’易粮秣的事情是我一力促成的,这时候我再向都昌求粮,只怕会为人耻笑,除此之外,你们谁还有什么好的法子?不妨说出来看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