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国都尉与郡国国相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之前,无论李贤如何能征善战,他人提起来,也只会说“孔融帐下骁将李贤”。
现在,李贤要改变世人观点,他要成为北海国最高的掌权者!
辛辛苦苦打拼了这么久,终于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曹‘操’、袁绍早就独领一郡了,李贤若想与他们争夺天下,自然不能落后太多。
眼下,趁着各地战‘乱’不休,李贤还有时间来稳定局势。
东莱军有兵马两万,为了防止曹‘操’偷袭,李贤在剧县留下五千人马,而他领着一万五千兵马直往郡城而去。
与此同时,李贤快马通知太史慈,让其同时出兵,以壮声势。
寒冬时节,步卒行军尤为不易,若不是东莱军人人装备了暖和的军袄,说不定会有不少人冻毙途中。
三日之后,东莱军与北海军在都昌城外二十里处会师。
此去都昌,象征意义更大一些,真正厮杀的可能‘性’小之又小,因而太史慈只带了两千‘精’兵。
饶是如此,两万北海兵丁还是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刘备闻听之后大骇,有心‘抽’身离去,却又担心人言可畏,倘若不能洗脱了谋杀孔融的罪名,往后刘备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
“宪和,你觉得谁是杀害孔融的凶手?”
刘备苦思冥想,试图找出幕后主使,为自己洗脱冤屈。
简雍目光凛然,“想要找出凶手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孔融死后谁获利最大即可”。
刘备吸了一口冷气,道:“你是说李贤李维中?”
简雍微微颌首,“放眼北海国,能有此魄力、计谋的人物,除了李贤之外,别无他人”。
“可是李贤也遇刺了呀?”
“说不定只是掩人耳目的苦‘肉’计”
刘备眼皮急跳,“如此想来,李贤确实嫌疑最大,可恨,此贼为何陷害与我!”
“李贤意图染指国相之位,自然不能污了声名”
“早晚有一天我要手刃此贼!”
简雍不置可否,如今的李贤与刘备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倘若让李贤顺利掌控北海国,其实力必将突飞猛进,那时候,只怕唯有袁绍、曹‘操’才配与之为敌了。
至于刘备,如果没有机缘的话,凭借万余兵马,要想闯出一番事业,难于上青天。
都昌城外,刘备进退维谷,城内,大小官员闻听李贤、太史慈联袂而来的消息之后,都是松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东莱军抵达之后,都昌城算是保住了。
李贤身为郡国都尉,入城吊唁孔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也幸亏是寒冬时节,孔融的躯体才得以保存至今。
入了孔府,祭拜过后,李贤便被一众官吏围拢起来。
“国不可一日无君,孔国相离去之后,还请都尉总揽事宜,内安民心,外惩恶贼”
“请都尉接国相印!”
一朝天子一朝臣,孔融已去,李贤掌权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没有人愿意在这时候与李贤为难。
相反,久经官场考验的官员们明白,拥戴之功大过天,只要让李贤记住今日的表现,何愁不受重用?
...
第二百七十八章 豁出去的刘备
厅外寒风萧瑟,厅内温暖如‘春’。
硕大的厅堂内摆放了五盆火炉,暖烘烘的,驱散了所有的冷意。
孔融死后,上首的主位便空了下来。
坐上那个位置,名义上便成了北海国说一不二的人物。
此番,李贤抵达之后,众人自然不会放过这等巴结的机会。
“请都尉上首落座!”
“请都尉落座!”
李贤推辞不过,只得上前落座。
底下两侧的官员见罢之后顿时拱手行礼,道:“我等见过都尉!”
“诸位免礼,入座吧”
“喏!”
李贤位居上首,左右官员分文武落座。
不得不说,这种生杀予夺,大权在握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孔融刚刚死去,为了表示尊敬,美婢、酒水都不能出现在桌案上,不然便会视为不敬死者。
没有舞乐,诺大的厅堂内静寂无声,李贤没有开口,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做出头鸟。
适才在厅外,李贤已经婉拒了执掌大权的恳求,不过郡府上下官员却不依不饶,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势。
李贤无奈,只得召集官员商议此事。
之所以没有着急说话,不过是为了斟酌说辞罢了。
好在李贤并没有让人等多久,盘膝坐下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他便说道:“诸位,孔国相尸骨未寒,当务之急便是捉拿凶手,至于郡国大事,暂时由诸位长史负责,如此可好?”
两名长史面面相觑,他们相继出列,不约而同地说道:“都尉何出此言,国相逝去,正需要都尉执掌大权,以定民心,如此以来,也好让城外的刘备断绝了念想”。
“孔国相家中嫡子业已束发,不知他可否为国相?”
李贤没来之前,众人确实打过这个算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