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摸’不清臧霸的底细,也不知道李贤已经许诺了无数好处,他依旧蛊‘惑’道:“徐州即将大变,臧将军驻守开阳,只怕坐失良机呀”。
臧霸不为所动,在他想来,再多的‘阴’谋诡计也无法抵挡住实力的碾压。
相对于目中无人的陶应、兵马不多的刘备,毫无疑问,坐拥数万大军的李贤才是最值得投靠的对象。
“刘使君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刘备没想到臧霸竟然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他又软磨硬泡,无奈臧霸铁了心,就是不为所动。
刘备无奈,只得告辞离去。
回到陶应身边,这位二公子面带不屑:“如何?臧霸答应出兵了?”
刘备尴尬不已:“没有”。
陶应冷笑几声,打马离去。
刘备脸‘色’急变,他把牙齿咬的咯咯作响,最终不发一言。
张飞脾气暴躁,适才险些‘挺’矛出手,好在关羽及时拦阻,才没让他惹出事端。
“大兄!”
“好了,翼德不必多言,这口气为兄还咽的下”
“大兄!”
“只要不让李贤夺了徐州,便是为人折辱,又算得了什么?”
张飞无言以对。
...
第三百一十一章 青州事
兴平元年九月二十九日,李贤接到小沛于禁的飞鸽传书,看罢之后他大喜过望。
前期的投入终于看到回报了,徐州呀,富庶的土地,锁南镇北的要冲,只要成功将其消化掉,李贤马上就可以从一个二流势力成长为一流势力,那时候,就算袁绍、曹‘操’全力来攻,李贤也有信心见招拆招。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陶谦如此识相,倒是让李贤对他生出了几分好感。
大义让徐州,这可是个大大的馅饼,李贤自然不想放过。
至于刘备,让他去死吧。
陶谦诚意十足,这一点,从他邀请于禁驻兵小沛就可以看出来,不过,李贤毕竟是青州刺史,而齐国、乐安国刚刚平定,这时候‘抽’身前往徐州,他需要冒很大的风险。
机遇与风险并存,徐州,李贤是非去不可的。
此时,都昌城内可以商议的人依旧不多。
偌大的厅堂内,太史慈、赵云、徐庶、徐干、郑方一一到位。
相对于其他人,郑方还是第一次参与到这种级别的议事,盘膝坐在皮毯上,他把腰‘挺’的直直的,目不斜视,生怕引来他人不满。
徐庶见状笑道:“元临不必紧张,使君一向和善,待会儿畅所‘欲’言便是了”。
郑方感‘激’地看了徐庶一眼,嘴里道:“多谢先生提点,下官明白”。
这时候李贤已经在主位落座,徐庶便向郑方微微颌首,不再多言。
身为李贤麾下第一谋士,徐庶的地位至高无上,能够得他劝解宽慰,郑方觉得这一趟没有白来。
清咳一声,李贤环顾左右,笑道:“有一件喜事要告诉诸位”。
“喔,敢问使君何喜之有?”
想到美处,李贤心情极佳,他说道:“陶恭祖打算让我执掌徐州,陈登陈元龙正在北来的路上”。
“喔?竟有此事!”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相对于山地较多的北海郡来说,徐州沃土千里,人口数百万,可以说是一块天赐之地。
黄巾之‘乱’将偌大的青州祸害的十室九空,可徐州却躲过一劫,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如果坐拥青、徐之地,李贤将成为数一数二的地方势力。
徐庶、徐干俱是大喜,他们都属于地方名士,李贤越强大,这便说明他们的眼光越是独特。
赵云一向不拘言笑,不过今日却也是面‘露’喜‘色’。
李贤在青州采取的各项措施深得民心,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如此种种都让赵云颇为感慨。
李贤是真正为民做事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他赵云赵子龙投靠。
太史慈前些日子便听说陶谦身染重疾,不过,究竟谁为徐州之主却不曾知晓。
徐州刺史呀,太史慈没想到好事这么快就轮到了李贤头上,他眉开眼笑,“主公,什么时候启程前往徐州?”
李贤深吁了几口气,可脸上的喜‘色’却怎么也按捺不住:“我打算明日出发”。
夜长梦多的道理谁都明白,早日抵达徐州,早日执掌大权,这样才能及时应对各路人马。
徐庶没有异意,不过,李贤离开青州,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如果不能统筹规划,很容易为敌人所趁。
想到这里,徐庶忍不住说道:“曹‘操’、袁绍都不是良善之辈,他们听闻使君前往徐州,一定会趁虚而入,使君须得早做防备”。
李贤深以为然:“青州是我的根基,自然不能有丝毫大意,徐盛是琅邪人,这次去徐州我打算带上他,除此之外,我打算带上八千新卒以及一千名骑卒,我走后,青州便托付给子义了”。
说到这里,李贤端起酒碗,向太史慈遥遥致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