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663)

  程普看着舆图,嘴里道:“鱼儿已经上钩,主公定下‘诱’敌深入之计已然成功,接下来便是如何收网了”。

  韩当深以为然:“收网一事事关重大,我听说青州刺史李贤正往九江而来,不如等他一等?”

  黄盖皱起眉头:“咱们连李贤到了哪里都不知道,怎么等?再等下去,战机稍纵即逝呀”。

  “李贤麾下兵强马壮,有他相助,可以事半功倍!”

  “李贤真有如此本领?”

  “青州甲胄之坚利你已经见识过了,如果李贤麾下有万余铁甲军,你认为战力如何?”

  黄盖吸了口冷气,青州甲胄的坚硬程度他已经见识过了,百步之内,弓箭难以穿透。

  两军对阵,盔甲‘精’良的那一方,意味着胜算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孙策帐下都是能够上阵厮杀的军将,他们自然知道甲胄的重要‘性’。

  听着麾下军将争持不下,孙策吁了口气,向周瑜问道:“公瑾,你有何高见?”

  适才,黄盖等人说话的时候,周瑜一直安静不言。

  如今,孙策出言相问,周瑜自然不好再沉默下去,“主公,江东虽是猛虎,却也不能同时与两只豺狼相斗,蔡瑁虽然轻敌,可麾下水军实力强大,除非水军上岸,否则的话,我们拿什么与其对阵?”

  江东军没有多少战船,星星点点的船只莫说与蔡瑁对阵了,如何运送兵卒都是个问题。

  周瑜考虑问题向来全面,他一言既出,就连求战之心最为迫切的黄盖都闭上了嘴巴。

  是呀,荆州水军在水上,江东军总不能泅渡过河与其厮杀吧?

  一时之间,大帐内气氛尴尬。

  周瑜不以为意,依旧自顾自地说道:“我等取了庐江,攻占九江,与袁术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倘若主公因荆州水军一事分神,袁术一定不会放弃反戈一击的机会,袁术虽弱,可他帐下刘备却不容小觑”。

  “刘备不是有徐州军将缠着吗?”

  “刘备‘奸’诈,他若是金蝉脱壳,谁能拦得住?”

  袁术、刘备、蔡瑁三方势力都有可能对江东军造成威胁。

  周瑜这么一分析,黄盖等人再也不像之前那般盲目乐观了。

  是呀,江东军连胜十余阵,可那都是没有遇到硬仗的情况,更没有遭遇这么多的对手。

  现在,三万名敌军虎视眈眈,江东军该如何应对?

  如果孙策手中有两万兵马,他一定不会瞻前顾后,只会则其一方灭杀之,然而,江东军只有万余人马,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孙策不得不考虑己方人马的战损伤亡问题。

  江东军虽然悍不畏死,不过,若是伤亡过大,总归会影响军心士气。

  须臾,孙策目视周瑜,嘴里道:“公瑾既然考虑如此周全,那么一定是有了万全之策,还不快快说来!”

  周瑜笑道:“万全之策说不上,应敌之策却有几条”。

  “喔?”

  “其一,速与徐州军将李典、于禁联络,提醒他们务必小心荆州水军”

  孙策微微颌首。

  周瑜又道:“其二,调派军马偷袭袁术粮道,只要毁了袁术的粮秣,蔡瑁远道而来,没有粮秣补给一定撑不了多久”。

  孙策眼前一亮:“还有呢?”

  “其三,找到李贤,这时候,只有李贤的青州军才有一战定乾坤的能力”

  孙策缓缓颌首:“偷袭粮道一事事关重大,公瑾认为谁可担此重任?”

  周瑜环顾四周,但凡被他目光触及之人全都咧嘴一笑,他们试图获得这个美差。

  半晌之后,周瑜方才说道:“程普程将军、韩当韩将军可以担此重任”。

  话音未落,程普、韩当便抱拳请缨:“我等愿为主公死战”。

  “好,既然二位愿意,那便依公瑾所言,由你二人统领两千兵马偷袭袁术粮道,若有可能,焚烧其粮仓”

  “喏!”

  “务必多加小心”

  “末将明白”

  一万兵马去了两千,还剩下八千人,这么点人手,又要分出一部分看守粮秣,孙策再一次觉得自己需要扩军了。

  只是,江东富庶,男丁压根没有从军的意愿,这一点着实让孙策伤透了脑筋。

  越是生活安稳的地方,百姓越活的安逸,日有所食,寝有所屋,这样的生活何其快活?谁还想再去厮杀?

  ...

  第三百九十一章 乱战

  募兵制是李贤的创举,所向披靡的青州军证明了这种征兵制度是行之有效的。

  募兵制出现以前,军卒服兵役只是无奈之下的选择,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厮杀,只为了谋求那一份军功,然而,一旦军卒受伤亦或者是不幸战死,他们的家庭便会遭遇巨大的打击。

  后顾之忧让军卒畏首畏尾,不敢竭力厮杀,不过,李贤帐下军卒却没有这种忧虑。

  只要用心杀敌,无论军士是否伤残折损,李贤都会照顾其家人,让他们心无旁顾。

  毫不客气地说,放眼整个大汉朝,除了青州以及徐州之外,其余各地诸侯都面临军士良莠不齐,战时兵无战心的难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