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671)

  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待之!

  李贤对徐盛信赖有加,徐盛自然要投桃报李。

  至于传国‘玉’玺,徐盛明白,这东西价值连城,如果偷偷卖给其余诸侯,一定获得一个天价!可徐盛还是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便献给了李贤。

  事实证明,徐盛的选择没有错。

  李贤得到‘玉’玺之后并没有欣喜若狂,除了刚开始的失态之外,他几乎没有流‘露’出太多的喜悦。

  这说明什么?说明李贤心态平和,没有投机取巧的心思!

  如果换其他人,得到‘玉’玺之后,想到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像袁术那般自立为帝!连传国‘玉’玺都有了,这天下还不是我的吗?

  ‘玉’玺在手,天下我有!

  可是,李贤却冷静的很,‘玉’玺虽然珍贵,但对于他来说却意义不大。

  眼下,大汉朝廷尚在,自立为王,登基为帝,这都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所以,与其做那出头的虱子,倒不如韬光养晦,“广积粮缓称王”,闷头发展实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一举平定天下。

  不过,既然‘玉’玺到了手中,如果不好好加以利用的话,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等天赐良机?

  李贤心电急转,他开始盘算,到底要怎样才可以将‘玉’玺的价值彻底发挥出来。

  曹‘操’、袁绍都与李贤有仇,李贤自然不会热脸去悟冷屁股,那么,思来想去,李贤只有一个选择:大汉天子!

  既然‘玉’玺是从皇宫丢的,那么由李贤送还到长安城,岂不是皆大欢喜?

  徐盛斟酌片刻,嘴里道:“主公,这‘玉’玺你打算怎么处置?”

  李贤没打算隐瞒:“我想物归原主,将其送还长安!”

  徐盛先是大喜,须臾过后,却又忧心忡忡地说道:“主公连这宝贝也舍得?难道就不怕日后后悔吗?况且,真要是被青州军将知道了,怕是会懊恼不已吧?”

  李贤笑道:“这话只有你我二人知道,只要你不说,其他人怎么会知道”。

  徐盛一琢磨,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主公宽心,我必定守口如瓶”。

  承诺虽然效用不大,却可以取信于人。

  徐盛的为人李贤是清楚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正因为如此,李贤才相信徐盛表里如一。

  “好你个徐文向,我若是连你都信不过,这天下我又能相信谁?”

  徐盛谦虚不言。

  这时候,在战场上收敛伤卒、搬运尸首的工作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青州军大胜袁术兵马,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告一段落了。

  身为战胜方,青州军需要收敛尸首,清点武器、甲胄,这样才好论功行赏。

  李贤与徐盛打马回转的时候,周东昌快步而来:“拜见主公,参见徐将军”。

  徐盛应了一声,跟在李贤身边亦步亦趋。

  李贤倒是好脸相迎:“此役过后,收缴多少财货?”

  周东昌大大地吸了一口气,道:“不算武器盔甲,起码有五千多财货,多是军卒随身所带”。

  李贤心情愉悦:“真是件喜事,嗯,传我军令,论功行赏之后,没能上战场的文吏每人可以得到一贯钱的赏赐”。

  周东昌愕然失‘色’:“主公,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呀,军士上阵杀敌,立功受赏这是规矩,可文吏们不能上阵杀敌,贸然赏赐,只怕会引起他人不满”。

  李贤仔细一琢磨,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

  军卒之所以肯卖力厮杀,只是因为李贤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可若是连寸功未立的文吏们都得到好处,那岂不是会寒了寻常子弟之人?

  “你的意思是,这些钱,不用分发给文吏?”

  周东昌连连颌首,他掌管库房,一向有进无出,长此以来,却也博了个周公‘鸡’的外号!

  徐盛这时候听不下去了:“东昌此言差矣”。

  “喔,文向有什么建议?”

  “文吏虽不能上阵厮杀,可军情舆图,分发犒赏,哪一样离得了他们?军卒需要厮杀才能体现出价值,可文吏们无时无刻都在辛苦劳作,不赏他们,着实让人非议”

  徐盛的地位远远地高过周东昌,他作出这番表态,顿时让周东昌闭口不言,否则的话,那就是同时与李贤、徐盛‘交’恶,这可不是美事!

  沉默的周东昌让李贤作出了决断:“这样吧,东昌呀,文吏也一并犒赏,就按照我说的办,不过,你回去之后须得好生解释,莫让军将与文吏生出间隙”。

  李贤做了决断,周东昌再无异议:“喏!”

  合‘肥’城施水的河岸边,两侧是一片平坦的旷野。

  仲夏时节,浓绿的草木植被在旷野上肆意生长。

  能够挡着视线的只有稀稀疏疏的树木以及一些坡度不一的小山包。

  青州军大破袁术兵马之后,合‘肥’城已经不攻而破,适才,臧霸快马来报,合‘肥’城守将自缚出城,已经献城投降。

  李贤和徐盛、相梁等人在河岸上跑马,很是快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