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将所有的俘虏集中到一处,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一次便放过他们”
“喏!”
赵云有了选择,麾下军将只得领命行事。
行了近千里,青州‘精’骑还算顺利,远在徐州的李贤虽然很是牵挂,却又不敢宣诸于口。
赵云骑军的目的地,到现在都无人知晓。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李贤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沉住气,赵云可以做到的。
放眼天下,如果连赵云赵子龙都不能将天子救出“火坑”,那么,李贤真的找不出第二个合适的人选。
盘坐在木案前,李贤看着舆图,怔怔发呆,六年的时间,他有无到有,成为占据青、徐两州之地的实力刺史,可是,与广袤的疆域比起来,眼下这两个州郡实在是太小了。
袁绍在北方虎视眈眈,曹‘操’在西侧不怀好意,往东是大海,往南又是孙策的地盘,李贤要想进一步发展,除非选择与孙策闹翻,否则的话,他必须冲破袁绍、曹‘操’的阻挠,只有这样,李贤才有机会进一步发展!
战争,比拼的是综合实力。
后世里蜀汉、孙吴为什么败给曹魏?还不是因为蜀汉、孙吴的人口、资源比不上曹魏政权?
‘混’‘乱’年代,中原地区人口锐减,耕地荒芜,饿殍满地,可是,一旦政权稳定起来,中原地区便会获得极快的发展。
适宜的环境,得天独厚的资源都决定了曹魏的强大绝非偶然。
徐州、青州人口众多,却也比不上河北。
固步自封是自取灭亡之道,李贤穿越而来,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劝农事,兴水利,轻徭薄赋,重商业,这都是李贤挖掘己身潜力的方式。
短期来看,李贤已经先人一步,可如果从长远来看,李贤的六七万兵马并不算多。
要知道,曹‘操’、袁绍的官渡之战,双方兵马都在十万开外,李贤要想更进一步,还得增强实力。
正在思虑间,忽而,李贤闻得外头来报,说是下邳城外的乌桓人形迹可疑。
赵云临行之前曾经告诉过李贤,说那乌桓人蛮‘性’未脱,须得严加防范,闻听之后,李贤深以为然。
乌桓人在苦寒之地受够了苦难,如今,好不容易到了一处吃穿不愁的福地,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头脑发热,暴起发难。
幸好,李贤已经将乌桓人的坐骑与人隔离开来,没有坐骑,乌桓人的战斗力必将锐减大半。
步战对敌,就算两千名乌桓人尽数作‘乱’,李贤也有把握将其一举剿杀。
不过,乌桓人到底意‘欲’何为?
好不容易从幽州雇来了这帮人马,李贤还想进一步压榨他们的潜力,哪会让他们轻易死去?
只要乌桓人不去滋事生非,李贤会竭力保障他们的日常供用,只是,乌桓人有这么听话吗?
...
第四百二十章 高高举起的屠刀
初入青州,乌桓人不敢肆意妄为,青州军强悍的军力给他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而作为骑军统领的赵云更是一位无敌的存在,无论是骑战还是斗箭,都没有人能够胜得过赵云。访问:。
强势的骑军统领镇住了所有桀骜不驯的人马,乌桓人乖巧的好像羔羊,他们随着赵云出征兖州,与曹军厮杀。
曹军人多势众,军将一心,打的吕布落‘花’流水,乌桓人参战的时候,曹军士气正旺。
出乎意料地是,赵云并没有让骑军冲锋陷阵,与曹军硬碰硬地捉对厮杀,而是将袭扰战术发挥到极致。
骑兵对步卒,最大的优势便是拍马难及的机动‘性’,赵云扬长避短,将己方骑军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而曹军却苦无应对之策。
由此以来,曹军的粮道多次遇袭,辎重损耗极多,乌桓人的胆气便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后膨胀起来,他们渐渐意识到,中原人并不像想象中的那般强大。
赵云在的时候,乌桓人如履薄冰,行事不敢有丝毫违逆之处,然而,当赵云突然离去之后,乌桓人仿佛去掉了枷锁,藏匿在内心深处的**渐渐浮现出来。
中原如此繁华,若能据为己有,那该多好。
乌桓人的大营坐落在下邳城外,与徐盛的神策军相距不过三十里。
此时,乌桓人的几位统领正在‘私’下相会。
“诸位,咱们千里迢迢从幽州而来,为的是什么?”
“当然是钱货了,若不是李贤许以重金,谁肯为他卖命”
“没错,咱们乌桓人都是天生的勇士,而勇士就应该享受‘女’人、酒‘肉’,现在,赵子龙不知所踪,那李贤将我们的坐骑尽数牵走,摆明了是不信任我们,我觉得我们不能再等了”
“喔,德班头领有什么好主意?”
“徐州富庶,咱们不如抢他娘的!”
“李贤麾下军力强盛,与之为敌,只怕殊为不智呀”
“怕什么,只要夺了战马,放眼徐州,谁是我们的对手?”
此时,木托部的铁力皱起眉头,嘴里道:“诸位听我一言,李贤给我们钱财俸禄,给我们酒‘肉’吃食,如果我们反戈一击,岂不是让人嗤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