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深山老林当中,还有什么比食物来得更珍贵吗?
单是这一条,李贤就觉得没有白浪费感情。
没多久,粮食运来了,数量不多不少,足够一千人马食用五日。
这可完全是意外之喜,要知道,李贤在蒙山孤立无援,即便有鱼干可以食用,可没有其他的进项,早晚就会坐食山空。
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
王老八的报效可谓恰到好处。
根据徐庶的推断,有了王老八的粮食,这一千人可以在山中坚持七日。
不要小看这七天,按照大军每日行军四十里判断,这七天足够介亭兵勇走出蒙山了。
入山的黄巾军呢?
即便张饶身后有专门收集粮秣的兵马,可却也挡不住几千人马的沿途消耗。
蒙山脚下方圆十里之内的村落早已经扫荡一空,乡民积攒的粮食只够贼军一日所用。
也就是说,张饶手中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一旦后头的粮道断绝,他这六千人马也就等于完全交待了。
食物的匮乏使得张饶兵马的数量优势渐渐地变成了劣势。
随着兵马进一步深入蒙山,补给线也进一步拉长了。
张饶肚子里早已经破口大骂,他知道自己又上了李贤的大当。
一千名官军在头前开路,即便有些猎物也全部落到了他们手中,等到黄巾军跟上来的时候,往往连鸟毛都见不到一只。
除了啃食干净的骨头之外,连皮毛都不见一根!
官军的手段实在是很赖,那李贤真他娘的可恨!
黄巾军这边形势严峻,而李贤那边的局势大大好转了。
偶然的机会,李贤认出了一株可以食用的冬菇,这种香菇生长在蒙山的枯木中,极易辨认。
寒冬腊月,能够有一味入锅的野味可以算是极其难得的事情。
王老八吃了冬菇之后也大为赞叹,他连连叫道:“白在蒙山活了几十年,连这等美味都错过了……”
接下来三天,李贤一直在埋头赶路,并没有发动夜袭,这让草木皆兵的贼寇们提心吊胆,他们不知道官军会不会摸上营来。
毛基的前车之鉴让贼将们明白,世上从来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
一百名轮哨的部众还是有些少了,万一官军夜袭,怕是抵挡不住。
一百不够,那就三百!
几个头目商议一番便决定了下来,三百名贼寇一夜三岗,轮流值哨,防范官军可能的袭击。
可是,全神戒备的三天过去了,连官军的影子都没看到。
早已经疲惫交加的贼寇们忍不住松下了心弦,他们乐观地认为,官军已经没有力气发动袭击了。
果真如此吗?
...
第五十七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李贤之所以敢引诱张饶入山,就是料定了黄巾军粮粟匮乏,难以持久。
介亭官军入山之后是没有补给、后援,可他们手中多多少少有些余粮可以食用,而张饶呢?
即便有专门的扈从在外头搜刮地皮,可相对于六千多兵马的消耗来说,运来的粮食杯水车薪。
长此以往,最先扛不住的肯定是黄巾贼。
在山中奔袭了四天,李贤相信张饶早已经进退维谷,六千兵马跟一千人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五石粮食可以让一千名官军有滋有味地吃上六天,可若是放到张饶军中,只够大军一天所用。
乡民毕竟穷弊,指望从他们手中劫掠足够的钱粮米粟来供应大军所需,这无疑是痴人说梦。
山外头的张容已经多次派人回禀,说山下的乡民全都逃窜了,仅剩下的几个村堡防御严密,部众们攻了几次都没能讨得好处。
张饶真的骑虎难下了,没有粮食,无论前行还是后退,麾下兵马都会丧失战力,一旦李贤回马一枪,怕又是一场大败。
事到如今,张饶胸中的戾气已经消磨殆尽,他开始意识到,这蒙山便是李贤故意设下的圈套,只要黄巾大军深入其中,就等于中了奸计。
张饶本以为自己可以一力降十会,围剿了那狡诈的小子,可没想到,到头来却是自己一步一步地踱入陷阱,身陷绝境。
没错,就是绝境。
熟知道途的山民告诉张饶,往前还需要六七日才能走出蒙山,往后,起码也需要三四日。
后退吧,再坚持下去,把几千兵马消耗殆尽了,即便能够抓到李贤又能如何?
这乱世将起的日子,手下有兵马才可以挺起腰杆。
败给李贤,退避三舍,虽说传扬去有些丢脸,可也总好过全军覆没。
艰难的抉择之下,张饶吹响了聚集兵马的号角。
半个时辰之后,三路人马齐聚山麓。
张饶向众人宣布了退兵出山的消息,几名头目都是大喜,他们早就受够了山里的日子,只是碍于张饶的权威才不敢出言反对,现在,大头领自己作出了决定,自然是皆大欢喜。
今日的寒风格外的萧瑟,张饶心沉如水,他没想到麾下的兵马竟然有如此严重的厌战情绪,亏得他还以为上下万众一心,都想剿灭了那李贤出气,万万没想到呀,真是万万没想到。
痛心、恼怒的同时,张饶又有些庆幸,得亏他现在做了决定,如若不然,等到几日后大军彻底断了粮食,那岂不是树倒猢孙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