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844)

  刘协不解:“那他为什么会放我们过境?”

  “守将是魏茂的同乡,一开始,他答应以银钱开道,只是后来却不知为什么反悔了,我现在也两眼一抹黑,搞不清状况”

  刘协凝眉不语,半晌之后方才说道:“我明白了,那守将定是被子龙将军的勇武震慑住了,所以才甘愿让行”。

  赵云只是笑了笑,并未回答。

  刚开始见到刘协的时候,这位大汉天子愁眉苦脸,眉目间俱是愁苦之‘色’,可是,奔袭流转的这些日子,刘协的心情竟然日渐好转。

  像今日,刘协竟然说了这么多的话,这在往日里是极少见的。

  赵云心中疑‘惑’,刘协会一直这么顺从吗?他可是大汉天子呀,骨子里流淌着高祖的血脉,现在的蛰伏,并不代表以后不会爆发。

  初脱牢笼,难免会心情愉悦,可是,一旦刘协入驻徐州,见惯了前呼后拥的场面,难保不会滋生出其他的**。

  正所谓饱暖思银‘欲’,生活在饥饿线上的人物,哪有心思考虑其他?

  刘协可是大汉天子呀,他会心甘情愿地做傀儡吗?如果他要求李贤征伐四方,那又该如何是好?

  “子龙将军,前方是个路口,我们往何处去?”

  正思虑间,忽有军将前来问询,赵云当即收敛思绪,端详起来。

  这是一个三叉路口,每一处都有深深的车辙。

  没有路牌,哪里才是正确的道路?

  赵云‘摸’出舆图,心中有了大致的想法,可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是唤道:“魏茂何在?”

  “小人在此”

  大军成功度过虎口寨,魏茂也算立了一功,沿途间,赵云几次考量,竟然发现魏茂对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却是一个天生的向导。

  “中路可抵昌邑,对否?”

  魏茂颇为惊异,他没想到,赵云一个外乡人竟然熟知路途,当下颌首应道:“不错,中路最为便捷”。

  “好,那便走中路”

  说罢,赵云把鞭一指,当下,军卒们便往中路而去。

  “子龙将军,哨骑在八里外发现西凉军的踪迹”

  赵云心头一跳,西凉军总是‘阴’魂不散,“对方可曾发现我们?”

  “没有,不过,西凉军似乎发现了蛛丝马迹,他们正往我们的方向而来”

  没有地利优势,赵云不打算再与西凉军硬拼了,他下令道:“传令下去,大军提速,务必甩开西凉军”。

  “喏!”

  八里开外,西凉军将张苞冷着脸,脾气暴躁无比:“什么?还没有发现那伙流寇?饭桶,都他娘的是一帮饭桶!”

  “将军息怒,咱们不是已经截了两支信使,都是曹‘操’下令加强戒备的军令吗?这说明曹‘操’已经有了警惕,接下来,流寇必将寸步难行,咱们抓到他们的机会更大了”

  张苞一琢磨,确实是这个道理。

  流寇兵马不过一千,与西凉军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张苞而言,除非曹‘操’动用大军,否则的话,这四千多骑军在兖州将所向披靡,可是,流寇就不同了,只有千余骑军,遇到像样的军寨都难以攻打,只能绕道而行。

  “哨探范围继续扩大,务必查清流寇所在”

  “喏”

  “一个时辰之内如果依旧一无所获,提头来见”

  “喏!”

  兖州,曹‘操’正在舆图前沉思。

  西凉军张苞所部四千骑军正在济‘阴’郡,沿途间,烧杀劫掠,劣迹斑斑,如果曹‘操’不能将其歼灭,他在兖州的威望必将一落千丈。

  好不容易才从吕布手中得了兖州,曹‘操’自然倍加珍惜。

  至于西凉军的目的,那千余流寇,曹‘操’并没有投注太多心思。

  虽说千余流寇才是吸引西凉军的罪魁祸首,可是,他们似乎只是途经兖州,沿途间并无暴行,这一点,让曹‘操’很是不解。

  流寇到底得了什么?竟让西凉军如此紧追不舍。

  此时,天子刘协失踪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兖州,曹‘操’自然不知道,大汉天子就在他的治下。

  前些日子,幕府功曹‘毛’玠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曹‘操’仔细一琢磨,觉得利大于弊,所以他应允下来,决定在妥当的时候接出刘协,号令天下。

  若是刘协就在兖州的消息传到曹‘操’耳中,他一定会不计任何代价,将其留下。

  ...

  第四百五十四章 细作朱然

  西凉军进入兖州以来,缺乏粮秣补给,沿途间只能强取豪夺。

  从济‘阴’郡到山阳郡,兖州百姓流离失所,不少人甚至有家不能回。

  作为兖州刺史,立志于平定天下的枭雄,曹‘操’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曹纯、徐晃、夏侯敦”

  “末将在”

  “你三人各领八千兵马往济‘阴’而去,曹纯经武阳、徐晃过东平、夏侯惇出山阳,务必堵住张苞,将其拿下”

  “得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