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乱臣贼子_秀才会武术【完结】(906)

  驱民攻城,何其残暴?

  自古以来,除却丧心病狂之辈,也只有塞外的游牧民族才使出这一手。

  泰山郡的百姓刚在李贤治下过上了几年好日子,家家有余粮,户户盖新房,正是日子蒸蒸日上的时候,谁曾想,匈奴人竟然来了。

  家园被毁,亲人被杀,现在这些奴寇竟然驱赶乡民攻城!

  ‘乱’世已然来临,为了胜利,不择手段之辈层出不穷。

  在没有李贤的时空,三国‘乱’世,足足削减了汉朝一半以上的人口,毁灭的狂澜席卷了大汉的每一个角落,直到数百年后的隋朝,折损的人口才有所恢复。

  城下,百姓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哭嚎声不绝于耳。

  李贤目眦‘欲’裂,浑身颤抖。

  一声令下,数千名汉人便要折损城下,这罪责,由谁来承担?

  “使君,请速做决断!”

  不知何时,徐干、胡庸已经来到李贤身旁。

  陡然间,一声暴喝从李贤身边传来,“放箭!”

  定神一望,却是大汉天子刘协。

  不知不觉间,刘协已经泪如满面,他瞪着李贤,大吼出声:“李贤,城下俱是我之子民,今日之罪责由我承担,他日,我要你杀尽胡虏,为他们报仇,可否!”

  李贤重重颌首:“得令!”

  “放箭!”

  刘协毕竟不是统领兵权之人,他虽然下达了命令,可是背矛士却未曾接令,直到胡庸下令之后,箭雨方才倾盆而下。

  城头,每一次弓弦颤响,弓手都觉得心在滴血。

  长弓手都是见惯了厮杀的老卒,可是,像今日这般‘射’杀手无寸铁的乡民,这还是第一次。

  不少军卒在开弓搭箭的时候,总会闭上眼睛。

  只有闭上眼,军卒才会好受些。

  为匈奴人准备的长矛没有出击,劲‘射’而出的箭雨已经卷起了一阵死亡之‘潮’。

  神情惊慌、衣衫破碎的乡民,他们仰面扑倒在荏县城下,箭矢透体而过,不少人,直到死,还未能逃脱恐惧。

  一个乡民倒下了,可是,又有更多的乡民麻木而来。

  冷血的匈奴骑士用刀枪‘逼’迫,威胁,乡民无可选择。

  跌倒了,爬起来,哭嚎、挣扎,无济于事,只有一轮又一轮的箭雨部曾止歇。

  间或有更多的百姓从远方而来,他们都是于夫罗的部下从别处搜刮到了丁口。

  为了攻城,这些乡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大单于,你瞧,这帮汉人自相残杀,真是好笑的很”

  于夫罗也是咧嘴大笑:“让勇士们养‘精’蓄锐,守军撑不了多久,等到汉人撞开城‘门’之后,便是勇士们大展拳脚的时候”。

  “单于拭目以待,我等必不辱命”

  忽然,胡庸身旁的一名军士丢下了弓矢,他咆哮着,就要攀上城墙,跳下去,与匈奴拼个你死我活。

  突然,一只大手牢牢地抓住了军士的臂膀。

  “让俺下去,让俺下去与这奴寇厮杀一阵!”

  胡庸额头青筋直‘露’,看得出,他也忍到了极致,“放箭!”

  那年轻的军士哭喊着,倔强地摇头:“城下都是汉人的百姓,俺下不得手”。

  胡庸只是瞪大了眼睛:“放箭!”

  军士摇头不语。

  “你敢违抗军令?”

  在胡庸的‘逼’视下,那军士满脸泪水,重新抓起弓矢,往城下抛‘射’。

  李贤没想到,胡庸竟有如此的表现,看得出,他成熟了起来。

  “使君,让俺出城吧!”箭过三轮,胡庸便再也忍耐不住,他向李贤请缨。

  李贤看着匈奴的方阵,痛苦十足地说道:“时机未到,援军未至”。

  “让俺下去吧,使君,你瞧瞧他们!”

  胡庸信手一指,只见所有的弓手都双目赤红,不少人的嘴‘唇’甚至咬出血来。

  再这样憋屈下去,除了爆发,别无选择!

  城下,陈到、朱然已经冲进了匈奴的骑阵,在他们身后,已经有数百人蜷缩起来。

  陈到、朱然这可是李贤好不容易搜刮出的大将,绝不能一战死去。

  想到这里,李贤只得咬紧牙关,嘴里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让这些奴寇明白,这是大汉的天下,只要我们男儿没死绝,便轮不到他们来猖狂!”

  不需要战前动员,所有的军卒都卯足了力气,要与匈奴拼个你死我活。

  大纛之下,于夫罗冷眼旁观。

  护城河已经完全堵死了,骑军完全可以跑马而过,便是城墙之下,尸首、泥土已经堆出了数尺高的土坡。

  只是单凭泥土想要积土成坡,显然是一个大工程,单凭这数呛人是很难成事了。

  “砰”这是侥幸存活的百姓扛着木桩在撞击城‘门’。

  由于时间仓促,当时打造城‘门’的时候只来得及在木‘门’外端包裹了一层铁皮,其基本构造依旧是木头。

  再坚实的木头也扛不住几次撞击呀。

  忽而,城‘门’打开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