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诏令一出,李贤平定黄巾便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谁也无法指责。
真正的历史上,曹‘操’就是靠着击败黄巾,才得以发展壮大的。
汝南郡、颍川郡何义、刘辟、黄邵、何曼之‘乱’,曹‘操’先破何义,后攻许县,将势力发展到豫州一带,后来朝廷封曹‘操’为建德将军!
这说明啥,说明打仗才是升官发财的捷径。
与此同时,兖州的曹‘操’也听说了黄巾死灰复燃的消息。
郭嘉、荀彧竭力相劝,让曹‘操’挥军南下。
“使君,机会难得,黄巾逆贼不堪一击,只要小心行事,定可大获全胜”
荀彧的家就在颍川,正是黄巾滋扰的地方。
此时,听到郭嘉所言,荀彧深表赞同:“祭酒所言极是,贼子为祸一方,俱是乌合之众,使君击而破之,可以收取民心!”
曹‘操’微微颌首:“黄巾不足为虑,我担心是却是李贤”。
提起李贤,无论荀彧还是郭嘉都不敢大意。
“使君的担心不无道理,李贤是不会放过这等机会的”
“若与李贤厮杀,仅靠兖州军怕是力有不怠,使君还需多寻援助”
曹‘操’很是烦闷,他没想到,短短几年的功夫,李贤竟然成长到这般境界,单靠兖州甚至无法取胜。
谁能想到,李贤数年前还只是个盐丁呢?
“袁绍、刘表如何?”
“使君可以遣使一试!”
“听闻袁绍正与公孙瓒厮杀,怕是难以‘抽’身,江东孙策与李贤友善,有他牵制,荆州刘表也难以为援”
“关中郭汜、李傕如何?”
自从李贤劫走天子之后,郭汜已经多次表达过借道讨伐的意图,只是曹‘操’一直未曾应允罢了。
如今,曹‘操’别无选择,只得将打算放到郭汜身上。
荀彧厌恶郭汜,却也明白,对方是曹‘操’最佳的选择,“使君要谨防请神容易送神难,郭汜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曹‘操’深以为然:“我会多加小心”。
董卓在的时候,西凉军强悍无匹,勇不可挡。
董卓被吕布杀死之后,西凉军内‘乱’不休,可是,实力犹存。
定鼎天下肯定是不够的,然而,滋扰李贤却是绰绰有余。
当然了,李贤兵马分散在各处,不可能全力以对,否则的话,青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
第五百一十二章 陶谦暴毙
豫州与徐州、扬州、兖州‘交’界,其中,汝南郡与李贤治下的沛国郡、九江郡相邻。/
李贤定下出征汝南的方略之后,徐州上下便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
军将渴望战争,因为只有战争才可以为他们带来战功,文官们厌恶战事,因为每一次战时,最忙的一定是他们。
作为战兵,周仓的背嵬军随时可以出击,然而,万余兵马所需的粮秣、军械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即使以徐州郡府的统筹能力,起码也需要三日的时间来运筹妥当。
三日,足够李贤商议出稳妥的行军路线了。
大军由何处行军,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影响到战争的走势。
毕竟,贼寇不是泥人,他们也懂得趋避厉害,如果青州军‘露’出破绽,贼寇同样不会放过。
至今为止,李贤的青州军未尝一败,李贤可不想让一帮黄巾贼坏了自己的不败金身。
建安元年二月,徐州刺史府。
李贤位居上首,麾下文武官员各分左右落座。
‘春’日的阳光暖暖的,它们透过窗纸,照‘射’在身上,让人忍不住生出一股困意。
李贤端坐的笔直,他没有赘言,上来便直入主题:“诸位,我已决定征讨汝南,由背嵬军为先锋,背矛军为中军,神策军为后军,大军由沛国直入汝南,诸位以为如何?”
武将们都已经达成一致,他们对此没有异议。
文官们考虑的多一些,其中,家族兴衰与李贤牢牢缚在一处的陈登忍不住出言说道:“使君,大军‘精’锐尽出,下邳城由何人留守?”
这是在提醒李贤,天子正在城中,如果没有得力人手钳制,万一刘协被人劫走,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陈登的忧虑不无道理,可是,李贤怎么会舍本逐末?
下邳城是李贤的根基所在,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李贤不会放任‘精’兵出征。
“元龙不必担心,城中有陈叔至,可保万事无虞”
真的是这样吗?
陈登并不这样认为,“使君,丹阳‘精’兵长期驻守下邳,我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此番出征,为何不将他们带上?”
城中有万余郡兵,其中,有两千兵马是陶谦所属的丹阳‘精’兵,一旦他们暴起发难,确实是一个难题。
李贤琢磨一会儿,心中已经有些意动,可是,他毕竟欠着陶家的人情,如果连丹阳兵都赶出去,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正在李贤瞻前顾后之际,陶商主动请缨:“使君,元龙说的没错,丹阳兵闲置太久,确实需要活动活动筋骨,此番出征,我愿领军同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