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城里人烧柴,会砍光山上的树木!这样说话的人,一定没见过樵夫。
樵夫砍柴,只会砍伐已经干枯的树木,或着大树的枝桠,没听说砍伐大树去卖柴的。
还有那些舶来的合约精神,朕更不会带到这里来!契约合同,皆不如汉人的千金一诺,冰冷的合约,没有一点人情味可言。
正是这些舶来的合约精神,使朋友之间丧失了最基本的信任。
还有修改法律!朕从不推崇后世冰冷的法律,如今大汉朝的法制便很好,很对朕的口味。
在后世,正是严苛的法律,是百姓丧失了侠义精神。遇到小偷不敢抓,遇到流氓不敢管,甚至遇到跌倒的老头、老太太都不敢去扶。
人性冷漠至此,何其悲哀!
诸位身边都有类似的事例,抓住小偷,扭送进派出所,或许你还没做完笔录,小偷已经被放走。说不定便在外面等着报复你。
若你被打,那是活该,没人替你出头!
若你受伤,甚至残疾,更是要命,因为见义勇为而成为残疾,后半生凄苦度日之人,几乎各地都有。
若你把小偷打伤,恭喜你,你摊上事了,你摊上大事了!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说不定还会被行政拘留。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谁敢越雷池一步?
别的统治者不喜欢侠客精神,认为侠以武犯禁,而朕不能苟同,汉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一次次被侵略,一次次反击,靠的便是这种骨子内的侠义精神。
汉人的侠义精神,这是大汉民族的脊梁,这种宝贵的精神绝不能丢。刘坤希望他的大汉,是一个鸟语花香、山青水秀的大汉,所以,他不准备大搞科技。
他希望他的大汉,是一个民风淳朴,安居乐业的大汉,所以他不会让所有人都读书,试试证明,读过几年书的人,种地的水平真不如没读过书的。
他要要一个道义为先的大汉,所以,他不准备修法律,搞合同,大汉现行的法律已经足够,主要还是靠道德来约束百姓的行为,这比法律可靠的多。
他想要一个铮铮铁骨、宁折不弯的大汉!
朕不会包庇犯罪者,年龄十五岁以上犯罪,被打伤便是活该,被打死便是报应,而见义勇为者——无罪!
第一二三章炼气九层佛教又现
刘坤的这一番顿悟,竟然使得真气自行运转,不知不觉,便突破了炼气第九层,只差一步便能筑基。
这一番顿悟,同样使得刘坤,彻底融入了大汉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以前那种‘过客’的感觉。
其实,当下大汉的律法,便有缉盗拿匪,死伤勿论的惯例!另有捉奸在床,愤而杀之,罪减三等的说法!随便遇个大赦,便会被释放!
还有为报父仇,为友报仇,都会被判的很轻,出狱之后不仅不会被人排斥,相反,还会获得良好的口碑和巨大的声望。
类似的法律法规,或者是潜规则,并不需要刘坤制定,只需不做破坏便好!
(以上种种,前文曾经提到过,不在多说,诸位可以回顾一下第五十二章。)
不久之后,陈到从博县电报处传讯归来,带回两个消息;一个坏消息是:张颌战西凉韩馥受挫,韩馥军中出现百余名刀枪不入的高手。
刘坤心知:这刀枪不入的高手,一定是番僧出手了!
这也在刘坤的预料之中,他早已为刀枪不入的番僧准备好了对手,如今番僧已显踪迹,这份大礼希望不会令他们失望。
一个是好消息:黄忠进攻夫馀,夫馀王投降,前来洛阳觐见陛下!
刘坤的本来打算微服私访,发生此事,不得不放弃行程,开车赶回洛阳(没错,是开车,而且还是加长悍马)!
回宫之后。刘坤当即前往枪手营。调动一百名狙击枪手前去西凉对付番僧。另外调二百名ak枪手。作为狙击手的护卫,即日出发,前往西凉支援张颌。
为了让枪手们行军速度快一点,刘坤给众人配置了十辆大卡车!
镜头转向西凉!
且说张颌同马超引军四万,来到西凉,初时非常顺利,靠近长安的各个势力皆望风而降。
本以为收复西凉是一个极其简单的任务,没想到收复韩遂之时。遇到了麻烦,韩遂得到了月氏佛门势力的支持。
西凉的月氏一族,乃是小月氏,属于大月氏的一支!百年前,月氏被匈奴侵扰,大月氏西迁至伊犁,而小月氏则南来,进入嘉峪关,占据西凉西部,在此生根发芽。
这支民族笃信佛教。相传;汉明帝刘庄,遣蔡愔等十八人为使。到大月氏国求佛法,从而请来了迦叶摩腾、竺法兰二僧,二僧在大汉成立佛教,创建了白马寺。
小月氏在西凉占地极广,后世的甘。肃西部和青。海一地,都在其占据范围之内,实乃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摩腾被刘坤干掉,竺法兰西来之后,便策动小月氏对抗大汉,而小月氏的首领并不认同竺法兰的说法,不想与大汉为敌!
竺法兰没有得到首领的支持,只好鼓动佛教的信徒,联络有实力的诸侯,从而对抗刘坤。
金城郡的韩遂,便是他的目标之一,起初韩遂并不愿意和番僧搞到一起,但张颌打上门来,韩遂不愿投降,又打不过张颌,逐接纳了竺法兰的力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