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称孤道寡_地坤势【完结】(41)

  虎娃道:“胡伯,他们不会杀了我们领军功吧?”

  胡伯道:“应该不会的!若是要杀我们,就不会给我们治伤了,何况他们收编了不少人做士卒。”

  虎娃道:“那就好!”

  虎娃又看向开饭的汉军,一脸羡慕的道:“哇!这些士兵还有肉汤拌饭,日子过的太美啦!”

  此时两个文职打扮的人过来对黄巾众人喊道:“注意了!昌黎军招收铁匠、木匠!凡是铁匠和木匠跟部队待遇一样!”

  虎娃凑上前去,对此人道:“和士兵吃的一样吗?”

  “一模一样!”

  另一人喊道:“不是铁匠和木匠的,找我登记,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人,会做什么,登记造册之后,将军会给尔等安排生路”

  虎娃兴奋的跑回来对胡伯道:“胡伯,我记得你是木匠耶!赶快去报名吧,之后就能吃白花花的大米饭了!”

  胡伯拉上虎娃道:“你也跟我一起去,当作我的徒弟!”

  虎娃道:“嗯嗯!俺就是这样打算的!”

  “你这小鬼……”

  刘坤准备将这些人全部带走,所以才给众人登记造册,先挑些铁匠和木匠,攻击宛城的时候有大用。

  徐璆和秦颉来见刘坤,刘坤仅凭5000人,大败黄巾前锋一万,如今更是马踏联营,五千破黄巾三万,斩杀张曼成,对刘坤很是佩服,二人皆称赞道:“厚德贤弟壮载!”

  廖化率领几百人逃回淯阳,一面收拢逃散的士卒,一面派人向宛城报告军情。

  韩忠认为淯阳城既小且破,不利于防守,与其留在那儿被各个攻破,不如回到宛城来,集中力量以抗汉军!

  廖化收到回信已经是次日午时,此时他已经收拢了千余黄巾士卒,收到韩忠让他撤退的回信,又得知徐璆和秦颉会同刘坤率两万余人向淯阳二人,随即率部离开了淯阳。

  刘坤在新野休整了三天,六月十八,率部往淯阳而来,想拿下这座小城,作为攻击宛城的桥头堡。

  徐璆和秦颉二人也带了一万兵马随行,行军接近淯阳的时候,斥候回报;淯阳黄巾撤走了!

  看着眼前残破的小城,城内空洞洞的没有一个人,刘坤才初次直观的意识到黄巾为什么叫蛾贼。

  八个字;只会破坏,从不建设!

  以前的几场战斗中,蓟城也好、东郡也罢,至少城内是有百姓的、不像眼前的小城,所有的百姓全部携裹走了。

  难怪这样的起义最终皆以失败告终,走过一地,劫掠一地,祸害一地。

  周围田地中的稻苗都割走了,不管男女老幼全部携裹为贼,过一天算一天。

  简直是作孽。难怪有识之士都不肯从贼,这样的队伍岂能长的了!

  初时还好,队伍越滚越大,吃什么?喝什么?

  今年可以抢来粮食,明年呢?后年呢?

  黄巾首领们,粮食多或许会分给老幼一口,一旦物资紧张,只能先照顾青壮士兵。被携裹的百姓下场如何,可想而知!

  朱隽俘虏的黄巾兵下场只有一个——死!长社一战中,皇甫嵩、朱隽、曹操的兵马加在一起不过一万多人,一战却杀了三万多黄巾,且没有俘虏,为什么?

  俘虏全杀了!

  张曼成死后,韩忠为帅,为什么他一座四面被围的孤城,投奔而来的黄巾却越聚越多,皆因黄巾贼众降不能活,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你们别不信,史料记载中就有这么一段;

  韩忠退守小城,惊惧非常,请求投降。朱儁的司马张超、以及徐璆、秦颉皆欲收降这些黄巾。

  朱儁道:“出兵有形同而实异的地方。当初在秦末的时候,人民没有稳定的君主,所以以赏附来劝降。现在海内一统,只有黄巾造反,纳降他们不能使人向善,讨伐他们足以惩恶。”

  “现在如果接受他们的投降,那就滋长他们造反的意念,给他们有利就进战,不利就乞降的想法,这是纵敌长寇的策略,不是良计。”

  而后下令急攻,但一连数日,竟未能攻克。

  最后如何呢?黄巾不能降,降则必死,拼命抵抗,失败后则遁入深山,时常出来劫掠一番,让一场黄巾之乱浩浩荡荡的持续了20多年。

  刘坤对朱隽的好感有限,虽然历史上对此人的评价不低,来到汉朝这么久,刘坤深知春秋笔法,对那些赞誉只能‘呵呵’!

  黄巾之乱初期,全国民众六千万,十年之后呢。不到六分之一?被黄巾携裹的百姓去了那儿?

  历史上黄巾最多的地方在青州,曹操的青州兵便得自于此,青州百万黄巾主动向曹操投降!

  为什么主动向曹操投降呢?曹操的人格魅力大到如此地步了吗?

  非也!饿的。

  一百万人,身强体壮能当兵的就有30万,可见另外的三分之二是士兵的老婆和孩子,老一些的,没有依靠的妇孺估计全都饿死了吧。

  曹操收的很痛快,后果也很严重!他养不起这么多人。

  幸好有陶谦的部将张闿,贪财干掉的曹操的父亲,给了曹操发飙的借口,连屠徐州几座城池,算是暂时解决了粮食之危。

  刘坤打定主意,要赶在朱隽之前收降黄巾,徐璆和秦颉若不能安置这些黄巾兵,他打算全部送到青州或昌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