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称孤道寡_地坤势【完结】(57)

  刘坤连道不敢当,缪赞,谬赞了!

  刘焉道:“今日月色正圆,厚德何不赋诗一首,以增雅兴!”

  刘坤心情高兴,诗兴大发,抄袭了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端着酒杯起身朗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刘焉大声赞好:“贤侄出口成章,果然大才,此诗虽不按五言的格式,却意境幽远,立意高远、超旷飘逸,脍炙人口,妙、大妙!”

  刘坤……

  ————————————————————————————

  八月十六,洛阳皇宫,大殿之上。

  刘宏乐呵呵对众臣道:“镇北将军刘坤屡破黄巾,功勋卓著,理当重赏,众卿都拿个意见出来,朕该如何赏赐?”

  袁隗出列道:“启禀陛下,刘坤年纪轻轻,已经官至镇北将军,都乡侯,不宜升职,酌情赏点钱财吧!”

  何进也附议道:“确实不宜再升!”

  刘坤一副波然不惊的样子,眼观鼻、鼻观心,一幅于我无关的模样。

  刘宏的脸色变的有些难看,此时刘焉出列道:“启禀陛下,臣有下情禀报!”

  “说罢!”

  “臣刚刚得知,镇北将军是我大汉皇族一脉!”

  刘宏喜上眉梢道:“刘坤!此时当真?”

  刘坤出列道:“启禀陛下,臣确是汉室子孙!”

  刘宏道:“不知你是哪一支?”

  刘坤道:“臣这一支,先祖是汉武帝的卫太子刘据!刘据次子刘益,刘益有子刘周、周子宏、宏子明、明子傅……施子雄、雄子昭、昭子坤。臣是刘据的十五世孙!”

  刘焉道:“启禀陛下,臣已经看过镇北将军的族谱,确实如此!”

  刘宏喜道:“好!我汉室又出一英才耶!朕欲擢升刘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冠军候,众卿以为如何?”

  袁隗与何进同时出列道:“陛下不可!”二人乃是政敌,没想到今日同仇敌忾。

  刘坤根本不想留在洛阳,顺手推舟道:“启禀陛下,臣之所以出仕,是不忍见北方胡虏欺凌大汉边境子民,臣不求升官,愿继续镇守幽州,做大汉北方的屏障!”

  众臣最怕刘坤携大胜黄巾之势,进入朝堂,如今见刘坤自己愿意去幽州苦寒之地,心里都非常的乐见其成。

  何进假惺惺的出列道:“启禀陛下,刘镇北既有如此报复,恳请陛下成人之美,刚好也附和镇北将军的名头!”

  袁隗也出列道:“正是!恳请陛下成全刘镇北一片拳拳报国之心!”

  呼啦啦,一大片大臣躬身施礼齐道:“恳请陛下成全刘镇北一片拳拳报国之心!”

  刘宏心中恨铁不成钢,朕有心栽培你,你往幽州跑什么?

  转头对张让道:“阿父怎么看?”

  张让道:“刘镇北一心为国,臣非常感动,幽州刺史郭勋被杀,如今北方的乌丸和鲜卑越来越不安分,幽州正缺一名德才兼备的刺史。”

  刘宏不容拒绝的道:“传旨;擢升刘坤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兼任幽州刺史,总览幽州军政。”

  刘坤心里这叫一个乐呀,这便是州牧的权限吧,施礼谢恩道:“谢陛下隆恩!!”

  袁隗出列道:“陛下不可,如此一来,刘坤的权利堪比旧日州牧!”

  刘宏怒道:“刚才你还要朕成全刘坤的拳拳报国之心?你说朕该怎么赏?”

  袁隗道:“可令镇北将军卸下将军职务,改任幽州刺史!”

  刘宏怒道:“镇北将军改任幽州刺史——这是赏?还是罚?朕若听了你的意见,做出这等赏罚不明之事,日后谁会为我大汉出力!”

  袁隗依旧据理力争道:“陛下,军政大权同操一人之手,这是朝廷大忌!”

  袁隗暗示何进也表示一下意见!

  何进没有理财袁隗,他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刘坤一旦留在洛阳,定会分他的军权,到幽州去就很好,也免的我为北方胡虏操心!

  只有袁隗一方反对,自然无法对刘宏形成压力。

  刘宏疾言厉色的对袁隗道:“朕任命刘坤为镇北将军之时,你为何不上奏?此事就这么定了,退朝!”

  话毕,拂袖而去!

  袁隗心里抱怨:你擢升他做镇北将军的时候,也没问我吧!再说,一个太守能和一个刺史比吗?镇北将军战时才有,战后都会被裁撤,又不能开府,岂能和车骑将军比!

  众人鱼贯而出,一个小黄门跑过来叫住刘坤道:“见过车骑将军,陛下命奴婢带将军去御花园!”

  刘坤从袖子内摸出一块金饼递给小黄门,拱手道:“多谢中官!我给陛下带了礼物,请容我带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